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疫情常态化下,如何让“青岛之痛”不再重演!

原创 2020-10-22 18:33 唐长冬(特约) / 健康界

针对医院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短板,各方面应守严守牢疫情防控底线,严防医源性传播,让“青岛之痛”不再出现。

10月16日,山东省完成青岛市疫情流调溯源工作,最后的结论是“本起疫情的传播链和证据链完整,是青岛港疫情感染者在住院期间,因与普通病区的患者共用CT室,引发医院院内聚集性疫情,未发生社区传播。”

就像新闻发布会上讲的那样,医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也是距离传染源最近、风险最大的一道防线。针对医院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短板,守严守牢疫情防控底线,严防医源性传播,让疫情常态化下“青岛之痛”不再出现。

——“青岛之痛”让大家重新理性下来!

笔者曾经9月8日在《健康界》发布的“后疫情时代,’院感人’何去何从?”一文中对一些三级医院出现聚集性院感疫情进行分析,文中也曾明确指出“究其原因,除了新冠病毒的超强传播性和隐匿性外,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医院层面对于院感管理的不到位。”从这一点上来看,青岛市在热闹的国庆小长假6.5亿人流动的“一片大好形势下”及时为我们敲响警钟,也为热情高涨的社会浮躁心态及时泼了一盆冷水。

这一点上,青岛市不仅仅是成功完成一次疫情常态化实战演练,也注定这次聚集性疫情作为重要时间节点要写进庚子年新冠抗疫的史册。毕竟只需5天检测千余万人次核酸效率展示出山东省抗疫动员力量和实战效果,其社会意义、经济意义以及政治意义将是全国抗疫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之痛”给予的警示必须正视!

这次事件给予我们的警示也是深远的。“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共同努力。这是个长久战。疫情还未结束,防控措施一日都不能松懈!出门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做好防护……”钟南山院士这番话时时刻刻都要牢记!

国外第二波疫情只能更严峻、更复杂、更难控制;输入性病例随着病毒变型、变异可能更加“防不胜防”;零星式散发疫情的出现将考验全国疫情防控的应变处置能力;而医院常态化下院感管理将面对更大、更多的考验;在9月8日笔者的文章中提到的“科室存在着不符合设置标准、人员配置专业不对口、收不抵支、人员收入低、收治患者未达标准管理等问题”将随着此次事件迅速得到解决,“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青岛之痛”预示要与病毒长期共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青岛疫情,疫情新常态,院内感染
VI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