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功能 邵逸夫医院“智慧药师”打造用药闭环 | 中国医院管理奖
让离院患者也能拥有触手可及的药学服务。
配好药后回家不知道怎么用、什么时间用,药品种类太多漏用错用....尽管在医院时医生叮嘱不断,但
患者居家用药仍然“痛点满满”。针对出院患者用药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邵医智慧药师”,共有六大功能,提供人性化、互动化、便捷化的患者用药服务。该案例在第四季中国医院管理奖中,获得药学管理组金奖。
出院患者缺乏闭环,依从性不佳
医疗机构普遍实现了住院患者的用药闭环管理,但对于出院患者却没有实现用药管理闭环。浙大邵逸夫医院相关负责人说道,药物治疗是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治疗成败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出院患者仍然存在用药依从性不佳的问题。
浙大邵逸夫医院曾对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原因进行分析,数据显示:51.9%的患者忘记服药、12.8%患者不按规定、14.3%患者认为好转、8.1%患者害怕ADR(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导致了不良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损失。
据美国医疗机构数据,20%~50%的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不佳,美国33%~69%的患者由于依从性不佳再入院,每年造成高达10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浙大邵逸夫医院从两方面进行药学干预,以提升用药依从性,一是及时提醒患者正确用药;二是让医师患者互动更便捷。结合云端和互联网技术,邵逸夫医院探索创新智慧化药学服务模式。
从1.0到3.0 “互联网+”下的智慧药师
“传统的提醒、互动模式,我们称为1.0模式,有窗口用药交代,电话短信咨询、回访,实用提醒药盒,药师进社区等。随着‘互联网+’药学的持续推进,我们有了基于智能手机的提醒方式,被称为2.0模式。”
在1.0模式下,患者用药提醒不够智能,没有解决实际问题。2.0模式是基于智能手机的提醒方式,虽然比1.0更加智能,但患者需要自行上传处方、设置静态提醒,没有检测,咨询科普方式较为单一。
负责人提到,无论是1.0还是2.0,都没有解决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保护个人隐私前提下,对健康状态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实现在线实时管理、预警和行为干预。
结合浙大邵逸夫医院工作实际,负责人提到,“互联网+”药学服务应实现三大功能,足够易用、足够智能、足够有效。能够将患者用药依从性实际情况反馈给医生和患者自身。就此,浙大邵逸夫医院药学部开发了一个面向离院患者的创新型“互联网+”药学服务平台,称为3.0模式。
“智慧药师”的六大功能
依托“互联网+”健康云平台,浙大邵逸夫医院搭建了“互联网+药学服务平台”——“智慧药师”。通过浙大邵逸夫医院公众号,患者就可以进入“智慧药师”界面。该平台目前包含有六大功能,分别是:
用药提醒:患者在医院开具处方后,无需任何操作就能实现动态用药提醒。
用药打卡:打卡确认用药,方便记录、查看用药时间。可避免单个药品推送次数过多,打扰患者;避免多个药品混合推送,患者不按频次吃药。
语音播报:为视觉不方便患者提供语音服务。
用药查询:后台记录用药情况,临床进行依从性追踪。
处方、药品说明书查询:提供历史处方查询和药品说明书查询,方便离院患者在别的医院跟医生交流沟通。
并且,为增强患者与药师之间的互动性,患者可以随时图文咨询药师,药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患者管理和科普宣教,实现了离院患者的用药闭环,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浙大邵逸夫医院的健康云平台服务。
现在,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智慧药师”服务已经正式上线,并在逐步向各大临床科室拓展。负责人提到,许多患者都对该服务给予了正向反馈。随着用户量的提升,该平台也会产生很好的科研前景。此外通过提供专业、规范的药学服务,满足患者需求,药师的工作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实现了多方共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