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要不要建肿瘤中心?怎么建?这个千人院长培训班终于说清了

2020
09/18

+
分享
评论
严树 / 健康界
A-
A+

既想让肿瘤患者就近接受规范化的医疗服务,又担心人才、技术有限,留不住当地患者,这一矛盾正在困扰着基层医院管理者。

山城重庆,热辣而好客。

2020年9月初,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肿瘤专家、基层医院院长等600余人汇聚于渝州宾馆。吸引他们的,不仅是重庆美食与山城美景,还有业界领先的治疗理念与探索实践。

当前,癌症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威胁因素之一,癌症防治成为迫切需要缓解的民生痛点。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数约为392.9万例,其中农村地区新发病例数约占全国新发病例40.14%,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约占全国死亡例数43.07%。

更不容乐观的是,基层肿瘤诊疗水平的落后,正让上述数据面临挑战。尤其是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支柱且极具性价比的手段,放射治疗在全国县级医院仅拥有11.8%相关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患者的需求。

既想让肿瘤患者就近接受规范化的医疗服务,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县”,但又担心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技术有限,留不住当地患者,这一矛盾正在困扰着广大的基层医院管理者。因此,在9月5日-6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瓦里安医疗协办,并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的“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第三期院长培训班上,“县域要不要建肿瘤中心” “基层医院怎么建肿瘤中心”成为县域医院院长们急于求解的焦点问题。

观念突破:提升基层肿瘤诊疗能力势在必行

2019年9月,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共同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明确到2022年,中国总体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达到40.5%);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以上,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县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然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容易。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在于:中国肿瘤防治的短板在农村,不管是地理因素、经济因素、人才因素、技术因素以及认识水平等,都存在相当的不足。基层肿瘤诊治能力的薄弱,已经不能应对当地每年大量新增肿瘤患者的需求。因此,提升基层肿瘤中心诊疗能力势在必行,这不仅关乎到农村肿瘤患者的生命,也关乎到分级诊疗的落地实施,还会影响到“80%大病患者不出县”的政策目标。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支持下开展的《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2019年7月,这一项目正式启动,共分为基层医院院长培训、放疗专业人员培训、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建设培训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院长培训班主要面向基层级医院院长如何开展规范化肿瘤中心的管理和运营指导,分三期分别于长沙、济南、重庆举行,重点覆盖农村人口众多但肿瘤治疗能力薄弱的中西部地区。截至目前,该项目第一阶段已经培训了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超过一千名基层医院院长或医疗行政部门负责人。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

日前在重庆结束的第三期院长培训班,标志着该项目第一阶段千人院长班圆满收官。继第一期之后,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也再次参加了这一重要培训。他表示,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癌症筛查与诊断的优质、高效上仍存难点,需要赋能更多基层医疗机构持续推进高品质的癌症筛查理念、行动,进一步提升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力。在他看来,当前形势下推出基层肿瘤中心建设的意义重大。而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发起的《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是真正构建起基层肿瘤防治的架构与功能的有力探索,这关乎更多基层肿瘤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关乎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司副司长高光明

与会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司副司长高光明都对《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的重大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张宗久认为,这一项目将会加强基层医疗网络的建设,提高基层肿瘤防治能力,让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高光明则希望参与项目的基层医院院长能够认真学习,并结合本地现状和流程,思考如何推进基层肿瘤中心的能力建设,推进当地癌症防治的标准化工作。

作为《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的发起人,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为此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看来,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最终决定于农村,要实现中国肿瘤防控规划目标,既要积极也要稳妥,必须从短板补起,这一短板就在农村,因此首先要让近150万乡村肿瘤患者能够获得和大城市同等水平的医疗帮助。同时,他还由衷地表达了对瓦里安医疗大力支持本项目的感谢:在强基层保基本的肿瘤防治发展战略指引下,希望继续汇聚更多力量,齐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肿瘤诊疗能力,让“大病不出县”成为现实。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 赵平

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第三期院长培训班虽有延期,但中国癌症基金会仍积极筹划,将“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第二阶段--线上培训课程提前上线,帮助基层放疗从业人员通过线上形式安全地学习专业技能,进而为基层肿瘤患者提供更科学、更规范的治疗服务。在此期重庆培训会上,还同期举办了第二批16家放疗培训基地授牌仪式。在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的支持下,目前已有31家先进放疗单位加入到为基层“造血”的培训项目中。

相对于全国上万家医院机构来说,上述数据明显偏少。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三甲医院,其中有六七百家还没有放疗能力。这些医院可能认为,即使没有放疗,照样可以治疗癌症。

“持类似观点的不一定是少数,这并不奇怪。”作为“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的协办企业,瓦里安医疗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晓认为,对于“放疗起什么作用”这个概念在中国的普及,需要不只是针对基层医院院长,对于那些没有开展放疗的城市医院,哪怕是三甲医院也需要普及。

瓦里安医疗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晓

在张晓看来,2000年以后影像技术的飞跃发展,才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放射治疗精准化,从而让放射治疗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但是,放疗的价值依然没有被所有医学专家所普遍认识到。“因为在上个世纪,癌症放射治疗更多只是辅助治疗。当放射治疗精准化飞速发展、设备不断更新,当越来越多的三甲医院开展专业的放疗治疗,专家派出去学习掌握最新技术的时候,中国才开始进入一个真正精准放疗的时代。”

世界卫生组织曾建议,50%~60%的肿瘤患者需接受放疗,这对于无论是发达国家、落后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同样的标准。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主任委员王绿化曾表示,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支柱且极具性价比。在美国,所有的肿瘤治疗当中,大约70%的病人在治疗中需要放射治疗,而我国这的这一数字目前仅为3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俊杰教授也认为,“放疗学科本身技术复杂、门槛高,要完成国家提出的‘大病不出县’的发展目标,我们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在基层医院建立更多的放疗中心,培养大量的放疗人才,解决基层肿瘤患者的基本需求。”

“作为放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有更多的责任,也希望通过与中国癌症基金会合作,更好普及放疗知识。尽管目前放疗在中国的可及率只占三分之一,但对于我国一年接近400万的癌症患者来说也有100多万人。我们相信放射治疗的普及和同质化的提高,将对广大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发挥很大的作用。”张晓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表示,对于瓦里安医疗支持中国癌症基金会开展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希望帮助更多基层医院探索出一条以肿瘤放射治疗为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让基层癌症患者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县’,助力国家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战略目标贡献瓦里安智慧。”

人才助力:线下线上全方位培育专业人才

在国家部委领导的鼓励和相关专业机构的助力下,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对基层肿瘤中心的建设跃跃欲试,大有一展宏图之志,但摆在他们面前的建设难题依然不少。

一项对100名来自县医院的管理者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许多县级医院建立肿瘤科的脚步放缓或止步不前。其中,将近50%的受访者表示,缺乏人才和技术是主要原因,26%的医院因为缺乏资金不敢动手筹建,还有18%是因为医院既没人才,也缺技术,还缺资金。可以说,人才不足、技术落后、设备短缺、治疗不规范等问题,让我国基层肿瘤诊疗能力和水平普遍不足,患者“留不住”,“大病不出县”也成为泡影。

提高基层肿瘤专科建设水平迫在眉睫,但面对诸多难题怎么办?作为中国癌症基金会的掌门人,赵平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为期3年的《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就是他给出的解决路径之一。赵平表示,项目的第一阶段就是要培训全国50万人口以上的基层医院院长,并把放疗专业培训作为切入点。之所以这样切入,主要是基于农村肿瘤患者的现实需求。在他看来,提升放疗能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的重要途径。要提升基层放射治疗能力,培养基层医院管理者的认知能力和放疗相关人才的专业能力都非常关键。

对于赵平的这一思路,张晓极为认同。“放疗向基层推广,需要先从培训入手。”张晓表示,为解决中国肿瘤放射治疗专业人才匮乏、基层临床人员水平不一的难题,瓦里安作为研发和提供癌症治疗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企业,决定积极履行行业领导者责任。据他介绍,十多年前瓦里安就在北京总部设立了亚太教育中心,为中国的医生、物理师、技师以及工程师提供贴近临床的专业培训,至今已累计为中国放疗界培养了4000多名专业人才;而且,瓦里安临床应用团队还在医院实际临床环境为肿瘤医生、物理师、技师提供系统性实操培训,培训期超过10个工作日,已经覆盖超过5000名一线临床工作人员,约15000人次的培训。

“这只是一个集结号。”张晓认为,第一阶段的三期院长班共有1000多名院长和2000多名临床人员医疗人工参与,这已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我们也将利用好这个开端,将整个培训体系迅速发展起来,让更多肿瘤医疗人员能够持续地进行学习。”

在2020年疫情期间,瓦里安就充分利用云平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远程专业培训及科研咨询服务。据张晓介绍,比如在2月份,已为13省/市的26家医院进行了免费的远程专业培训;同时也向全国放疗单位提供瓦里安多功能视频互联系统的免费使用,帮助他们恢复科室工作。

而在“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第二阶段--线上培训课程中,目前已经有1800多名放疗医生、物理师和技师线上参与了培训课程学习,完成线上培训并通过考核的优秀学员,将进入31家放疗培训基地开启临床进修培训。

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放疗医师罗丽华就是刚刚参加完基层放疗医师线上培训课程的代表之一。她说,肿瘤专业相对还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虽然她之前在学校从本科、硕士到博士都是肿瘤专业,但学校并没有专门针对肿瘤放疗,例如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开设的系统课程。在她看来,此次培训学习是她整个学习工作生涯中第一次全面系统的从放疗角度重新梳理了一遍专业知识,受益匪浅。

罗丽华认为,本次培训项目采取线上培训与线下放疗基地进修结合的形式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很多医院还没有针对性的放射治疗规范,不同的医生勾画出来的靶区可能有所不同。而通过系统培训学习,可以更规范地勾画靶区,对于患者而言,放疗产生的相关副反应就能够减少。在她看来,对于像她所在的基层医院来说,更精准的靶区勾画是亟待加强的,也是最需要的。

技术赋能:同质化推进医联体建设

建设基层肿瘤中心,除急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培育专业人才外,以先进技术来辅助建设,从而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同质化治疗质量与水平,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从整个癌症治疗体系来说,人才培养很重要。但要建设好一个基层医院,对癌症治疗能力是不能孤立来看的,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体系。”张晓认为,只有在一个规范的体系下,才能有效地通过实时指导、实时治疗与管理,获得同质化的治疗效果,使更多在当地治疗或者护理的病人能够在家门口就近得到治疗。这其实就是网络体系的建设和上下传动制度的建设。在他看来,基层肿瘤中心的建设,更是一个基层肿瘤防治体系建设的问题。

可喜的是,目前在体系建设方面的技术已完全成熟。针对中国基层医院提升放疗能力的痛点,瓦里安提供了智云4.0平台以及放疗云生态,可为医联体中的各级医院和不同岗位的医疗工作者提供针对性的分级诊疗信息和服务,不仅实现信息内循环(科内联动到科科联动),也实现了信息外循环(从科科联动到院院互动)。

在肿瘤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医联体内诊疗标准化和同质化非常关键,这关系到基层诊疗水平和患者信任度。张晓认为,对于放疗的质量控制,首先体现在设备设计上,尽可能地把质量控制的布局和测量集成到加速器本身,使它成为治疗工作的一部分。另外,还要借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来推广上下级医院互相联动的质控联盟。比如,在瓦里安平台的支持下,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成立的泛京津冀远程质量控制联盟,数据能够有效地被收集、被分析、被利用、被指导,这样就让质控成为一个自动化完成的工作,而不是靠人工慢慢完成。在这个质控联盟里,所有的治疗计划全部是上级医院批准,设备的所有质量控制指标也都是由上级医院每天监控,治疗过程则是由瓦里安通过5G远程监控实施,多重标准保证放疗同质化,同时又在患者附近的医院实施。

这已然是一种高起点的治疗方式。目前在中国各地,也产生了一些很好的应用案例。张晓表示,从省级医院通过网络向地级市甚至县级医院直接辐射,完全能够达到从治疗方案、治疗诊断能力到最后治疗方案的实现实施、质量控制,以及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管理等,这在当下已能够成功实现。“无论是重庆的一网一链模式,还是安徽的专科肿瘤医联体,这样的防治体系的建立都是非常重要的。”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

所谓“一网一链”肿瘤防治体系建设,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探索出的一条肿瘤防治的重庆之路。据重庆市癌症中心主任、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介绍,“一网一链”是以分级诊疗为核心的肿瘤防治共同体。“一网”是指市级--区域级--区县级肿瘤防治网络;“一链”是指区域协作的涵盖科普宣传、早期筛查、规范诊疗、康复管理的完整诊疗服务链。从整个体系来看,“一网一链”不是指派专家走形式的去坐诊帮扶几天,而是要将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医疗机构共享,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从而提升区域的医疗质量水平。

另一方面,放射治疗的加速器本身虽然是机器,但整个放射治疗的手段和过程主要靠数据,包括最后完整的报告和完整的治疗计划都是计算机模型。从这个角度来说,“非常有必要在基层医院癌症项目中首推放射治疗,因为它的自动化能力、同质化能力,包括远程管控、数据管控等,都是最有可能实现的。”张晓表示,放疗是一门技术门槛很高的临床学科,瓦里安希望运用最新的创新,以技术赋能放疗全流程,以全流程解决方案高效地保障中国放疗专科医联体的发展,以点带面地升级中国基层肿瘤治疗能力。

张晓很推崇海安市人民医院在基层肿瘤中心建设之路上的先行做法。这家位于江苏中南部的县级医院,从2000年开始,用了20年时间将放射治疗规模化,目前甚至可以和三甲医院媲美,这一案例说明,放射治疗在有条件的县级医院是完全有可能开展的。而且,在信息化手段的保障下,通过上下级医联体的帮扶,县级医院也不必再花20年时间走完这一历程。

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张建平

作为一个县级医院,海安市人民医院距离上海和南京只有 200 多公里,却实现了 2/3 以上的肿瘤患者诊疗不出县,实属不易。据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张建平介绍,海安市人民医院除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外,还注重先进设备的引进和技术创新,力争与省三级医院肿瘤专科的先进技术同步开展,为病人提供与上级医院同等水平的技术服务。同时,放疗比例逐年提高,达到 97.4%。对常见恶性肿瘤的放疗和同步放化疗,无论在治疗技术方面,还是在放疗质控方面都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最近四年,随着住院人次和门诊人次的增加,海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业务收入逐年增加,预计医院在四年内有望收回全部投资。

2019 年,海安市在全国百强县中的排名位第 36 位。显然,海安属于有经济实力建设肿瘤中心的一类。赵平认为,作为一个成功典范,海安市人民医院的实践传递出一个信息:有条件的县要积极发展肿瘤中心,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但是,“对于没有条件建设肿瘤中心的基层医院,也不要硬上。”在赵平看来,基层肿瘤中心建设要强调积极稳妥地推进,即有条件的要积极,没有条件的以后有机会再循序渐进地发展。

三期院长培训班告一段落,在张晓看来,这只是吹响了一个集结号,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疫情之后,线上课堂变成了一个常态,知识的传播越来越容易。张晓希望能够从线上教育到线下实践,逐渐完善整个放疗环境。“希望在今后几年当中,能够从集结号真正变成攻克一个一个的碉堡。我相信这条路是畅通的,只是需要我们去实践。”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赵平理事长用韩愈的这一名句表述了他对中国基层肿瘤中心建设的期望。他相信,万事开头难,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常态发展,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县级医院逐步建成并完善肿瘤防治体系,撑起中国乡村肿瘤防治的坚实大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放疗,县医院,肿瘤中心,瓦里安,癌症防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