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亮相服贸会 为世界防疫贡献“中国智慧”
服贸会期间,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纷纷亮相活动现场。
9月4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正式开幕。作为我国自今年疫情发生以来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此次服贸会成为国际服贸行业重启高增长的重要契机,释放出我国坚持经济全球化、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的积极信号。
国产新冠灭活疫苗、雷神山医院“专机”、中医药传统制作工艺、智能仓储配送车……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纷纷亮相。中国战疫的多项科技成果在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集体出场,为世界防疫贡献“中国智慧”。
公卫防疫专区 两款新冠疫苗亮相
不少前来参观的游客排长队进入综合展区后,第一个寻找的就是公共卫生防疫专区。
公共卫生防疫展区以“人人享有健康安全”为主题,以“世界防疫合作”“中国抗疫故事”“中医药抗疫”为亮点,聚集国际全产业链的科技成果,突出中医药防疫抗疫作用,以早预防、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为展示脉络,宣传和展示医药、器械、信息化等领域企业优秀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方案和亮点产品。其中,就有两家企业带来了新冠灭活疫苗。
作为“第一梯队”的国药集团带来了预防用的新冠灭活疫苗,通过人自身免疫力产生抗体。还带来了治疗用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用康复者血浆制作出来的。
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目前,国药集团的新冠灭活疫苗已进入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正在阿联酋、摩洛哥、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紧锣密鼓地展开,入组接种5万人,样本人群现已覆盖115个国家。目前已经有三四十个国家向中国提出意向采购需求。“乐观的话,预计今年底之前能够上市。”国药集团工作人员说。
另外一家企业科兴控股也带来了多款疫苗产品。有中国首支通过WHO预认证的甲肝灭活疫苗孩尔来福,出口全球10余个国家,并被多国作为儿童免疫规划用疫苗;全球首创的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EV71疫苗益尔来福;国内最全面的流感类系列疫苗——三价和四价季节性流感疫苗,中国首个人用禽流感疫苗和全球首支甲流疫苗;还有水痘、腮腺炎等减毒活疫苗。
最受全场关注的产品——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也引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科兴中维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 图片来源:人民网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总监刘沛诚介绍,目前年产3亿剂以上产能的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已经建成并投产。更重要的是,科兴已经获得多个国家的意向性订单。今年8月,科兴已与印尼签署协议,约定供应4000万剂的新冠疫苗半成品,并达成2021年全年疫苗半成品供应的意向,这是中国目前人用疫苗单笔最大订单。
虽然克尔来福还未正式上市,但已于6月获批用于紧急使用。7月22日,北京市率先启动新冠病毒疫苗的紧急使用,使用的正是科兴中维的克尔来福。
除了最受关注的新冠灭活疫苗,雷神山医院“专机”——深度天眼CT也亮相医疗设备展台。通过3D感知技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可实现远程操作,避免医患交叉感染。同时,还可以提升两倍的检查速度。
深度天眼CT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另外,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还带来了透湿量更好、断裂强力更强、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同仁堂的“世界抗疫地图”,直观展示中医药支援国际抗疫的成果;还有礼来制药带来了治疗糖尿病的度拉糖肽和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依奇珠单抗注射液。
科技感十足 服务机器人集体登场
服贸会另一个“黑科技”聚集区莫过于服务机器人展区。
咖啡机器人、送餐无人车、垃圾分类机器人、安保机器人、环卫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炒菜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各种机器人让人眼花缭乱。
“服务机器人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因此今年服贸会首次对服务机器人进行了集中展出。”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介绍,本届服贸会上展示的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无人配送车、炒菜机器人等,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布科思科技有限公司品牌运营总监苏春林介绍,他们在服贸会上展示的雾化消毒机器人“小布”,可以通过快速雾化体内的消毒液并按照设定好的路径自动喷洒,能够快速消杀病毒和细菌,杀菌率可达99%。
“年初时国内新冠疫情比较严重,3月份公司用了一个月时间研发出这款机器人,一来是看到了市场需求,二来也想为防疫出一份力,希望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消杀,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苏春林说。目前,北京甘家口医院、广东惠州医院、山西大学等已经引入“小布”机器人帮助消杀。
服贸会上,坎德拉公司也展出了一款带有杀菌消毒功能的“烛光机器人”。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医院及物业场景,机器人搭载消毒箱,通过无人驾驶与自动充电,可在无人干预情况下,对医院、物业内需要消毒的场所进行7×24小时全覆盖消毒,一次可替代4个专业消毒人员工作,避免消毒溶液侵害人体。
此外,5G+远程骨科机器人也在此次服贸会现场展出。
5G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展台 图片来源:新华网
据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6月,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首席科学家田伟通过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分别对千里外的患者螺钉置入位置进行精准定位,与嘉兴市第二医院、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同时连接,在中国电信5G网络和华为通信技术支持下完成了首个骨科机器人5G远程手术。
随着5G的应用的不断丰富,覆盖工业、医疗、媒体、交通等多个领域,传统的中医也开始赶时髦。在服贸会上,5G+智慧中医服务,可以让机器通过你的舌头,详尽分析你的体质类型,并给出起居调养、精神修养、运动养生、经穴养生的各类建议。
中医AI机器人为观众把脉 图片来源:新华网
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在2020服贸会智能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5G赋能服务机器人发展,未来5G运营商可能会与机器人尝试合作出更多的业务模式。
5G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未来与医疗健康结合,必将迸发出全新的生态。
(本文综编自人民日报、新华网、新京报、环球网、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北京晚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