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将至,“后疫情时代”来了吗?
各地正在面临“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后疫情时代不可避免的成为重要课题,如何做好后疫情时代这篇大文章,也考验着各地执行者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上的智慧。
纵观国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居高不下的确诊病例数随着诡异多变的国际政治形势让疫情控制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日前,为了防止和应对秋冬季疫情反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接连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组印发了《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这时候,更多的专家都在问“后疫情时代”是不是提早了?是不是不应该再提“后疫情时代”?
从概念上来看,“后疫情时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狭义上讲,后疫情时代也就是疫情结束之后的时代,是以时间轴为标准界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疫情形势肯定不能称之为“后疫情时代”。广义上讲,后疫情时代与前疫情时代相区别,同时以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区别对待。202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为标志,开启了全民动员、全国防控的疫情时代。而后疫情时代应该以2020年6月为时间点。其中,6月16日,习近平主席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通电话时,提到“后疫情时代”一词。时隔6天,在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习近平再次提出,“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至此,国内正式开启以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逐步恢复正常的后疫情时代……
因此,对于“后疫情时代”,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混淆国际和国内两个客观环境条件。既不能因为国内的“后疫情时代”而放松警惕,忽略国际社会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更不能因为国际的确诊病例居高不下,而对国内疫情防控“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影响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以疫情防控为借口,干扰正常的民生,影响扶贫、环保、金融“三大攻坚战”的效果。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主题”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为后疫情时代的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定调”,也标志着后疫情时代由单纯的疫情防控向构建强大的改革卫生体系发展。在“后疫情时代”,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主要对策:在慎终如始地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面对问题不回避,深层次梳理体制机制上的短板和不足,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筑牢人民安全基石才是长久之计。
当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依然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也是真正验证“后疫情时代”任务完成效果的“实战试金石”。从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诸多举措来看,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成为关键,特别是把“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和质量”成为“早发现”的最现实措施,也成为各级政府落实防控措施的直接抓手。4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新冠病毒检测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均应当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标准的临床检验实验室,具备独立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能力。5月2日,卫健委发布《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三级医院以及县医院开展建设PCR实验室;其他二级以上医院也应当同时加强建设PCR实验室。6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首次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纳入医疗卫生机构业务考核内容中。国家和各级政策的推动不单单落实了核酸检测能力,更是推动临床检验市场的繁荣和竞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立三级医院数量为2263家,其中约60%医院拥有核酸检测能力,预计新增PCR实验室需求数量为905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