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学科带头人 | 胡大一的大医之路(上)
胡大一说,“让中国的老百姓健康,是我不懈的追求。”
编者按:《对话学科带头人》系列视频访谈栏目以展示学术发展前沿为宗旨,通过访谈我国各个学科领域的主任委员及学术带头人,在宣传学科带头人对学术贡献及成长的同时,还着力铺叙他们所亲历的学科发展的曲折历程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期通过学科带头人统领全局、高瞻远瞩的远见理清学科发展脉络,为学科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胡大一的大医之路上(新)(标清)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热爱文科的胡大一在医学世家背景的影响下,以高考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走上了医学之路。
从医55年来,他去过生产大队、工厂车间为病人服务,在中国最基层、最贫困、最艰苦的医疗环境下学习成长。
1985年,胡大一作为留美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附属医院学习深造。两年后,学有所成的胡大一面对美国导师的挽留,果断且自信地说道,“在美国,我只是您的助手, 回到中国,我就是您的竞争对手。”他的愿望,就是要让中国的患者和老百姓能够有权利享受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和成就。
“小到心血管,大到整个医学事业教育,我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经验,本土化以后在中国做一番事业。 ”
就这样,回国后的胡大一,怀着一颗干一番事业的雄心,迅速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医学模式在中国推广普及,率先成功开展了《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为我国的医疗卫生、医学教育和健康服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积极的推动了中国冠心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以及心脏猝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同时,他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跨世纪的心血管病学专业人才,有力助推了我国心脏病学的发展。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从母亲的言传身教中,胡大一明白治病不单医治身体的疾患,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于是他提出了“随访患者是医生的职业习惯”,并于1995年提出“双心医学”,母亲是第一个支持他的人。
胡大一说,“让中国的老百姓健康,是我不懈的追求。”
从“感动中国”到“最美医生”,大医精神传承不息,更多精彩故事,敬请期待《对话学科带头人之胡大一的大医之路(下)》!
———— 分隔线 ————
喜欢本期内容吗?或者想要找主创团队答疑解惑吗?
那就扫码加入我们的讨论群吧!
在这里,你可以与全球同道并肩携手
在这里,你可以和主创团队面对面交流
你的想法很可能就是下一场的主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