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创故事会|盛齐安创始人孟凡帆:为肿瘤治疗新技术奔跑11年,值得!
孟凡帆目前最享受做的事是,每天早晨坚持跑步5公里。
坚持,是她认为自己的一大优点,就像跟着团队一起创立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齐安)至今,已经坚持了11年。
当年遇到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发明人黄波教授时,孟凡帆还是投资行业的一个新兵。“那时候,我们(团队)很年轻。当然,现在也很年轻”。她笑着说。
“虽然进入这个行业是机缘巧合,但后来看到那么多人可以因此受益,我觉得这真是值得用一辈子来做的事。”孟凡帆感慨。
经历了近十年的创业磨砺后,盛齐安于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并在2020年进入全面扩张期。“我和盛齐安多年来只坚持做一件事,即‘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的研发和临床转化”,孟凡帆相信,坚持终会等来站上风口的机遇。
从投资者到创业者
2008年前后,伴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国内投行业务快速发展。孟凡帆此间参与投资了众多项目,并在此过程中结识了时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黄波教授。
在了解到黄波所在实验室转化方面遇到的困难后,孟凡帆所在团队决定投资资金,帮助这个实验室做一些相关的努力。当时涉及多个方向的项目,他们一个一个努力寻求转化路径,锁定了囊泡项目。
2009年,在500万元天使投资到位后,以肿瘤领域的预防和治疗作为方向的盛齐安随之成立。
“其实,我们最开始只打算做财务投资,但后来因为看好这项新技术,我们索性组建研发和临床转化团队,全身心投入到盛齐安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我自己也从一家投资机构的高管转变成了一家高科技研发企业的高管。”孟凡帆向健康界回忆起这段不同一般的发展路径。
从投资者转入实业,其艰苦不言而喻。孟凡帆说,她的勇气和坚持来自于帮助患者所获得的成就感,以及对公司前景的信心。
2011年,有一位淋巴瘤复发的病人在湖北省一家医院做治疗,胸腔内有大量胸水,病情非常危急。经医院与盛齐安合作的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治疗后,这名患者一个星期之后便能下地走路,基本生活也能自理。
“这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鼓舞,我们接触的很多癌症患者病情都到了晚期,身心受到巨大折磨,但是如果现代医疗技术能让他们的生存状态得到改善,甚至带瘤生存,就是一件特别让人欣慰的事。”孟凡帆说。
据权威机构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肿瘤治疗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价值咨询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达1810万人,癌症死亡人数为960万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癌症高发国家,2018年我国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占全球癌症新发病人数的20%以上。
肿瘤免疫疗法被认为是有希望解决肿瘤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免疫治疗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肿瘤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溶瘤病毒疗法、CAR-T细胞疗法。这些疗法均是围绕T细胞活化来展开,以达到治疗效果。
而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的核心优势之一,包括能精准杀伤肿瘤干细胞。在传统肿瘤治疗方法中,患者很容易出现效果不确定、毒副作用大且易复发等情况,虽然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且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还是无法克服诊治过程中出现的肿瘤干细胞的耐药、基因突变等难题。
在对肿瘤的治疗提倡在杀灭肿瘤干细胞的同时,“带瘤生存”、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等观念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而找到杀伤肿瘤干细胞的方法,也就等于探索出了肿瘤治疗新的路径。
据孟凡帆介绍,盛齐安会根据医生诊断处方结果,进行载药囊泡生产制备。将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囊泡与化疗药物有机结合,并按标准进行系列检测,经检测合格后的载药囊泡被用于肿瘤治疗。目前,盛齐安自主研发的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已通过湖北省医保局和卫健委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审批,可在多种癌种适应症上开展临床应用。
“正是因为对这个技术和市场的看好,公司股东们一直在加大投入,我们也从最初的注册资本金500万元,后来一路增加到现在的9600万元,并且顺利挂牌新三板。”孟凡帆说,公司已得到股东们的多次认购,这也让她对公司的前景信心倍增。
打通科研和临床应用
在2009年组建团队时,孟凡帆的初期团队只有10人左右,如今已经发展到过百人,涵盖了研发、临床转化、市场销售等各类人才。
孟凡帆用2017年来区分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在2017年以前,我们是以研发驱动,专注于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治疗技术的临床转化。”孟凡帆表示,在技术上,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盛齐安取得了诸多成果,搭建了具有高技术壁垒的护城河。
作为医疗产业链的前端,生物技术公司有着自己的使命,即推动科研转化,使之得以应用于临床。然而,临床转化也是横亘在科研成果与临床应用之间的一道鸿沟。“科研做得好,最终还要应用于疾病治疗,去解决问题,让患者受益。”孟凡帆说,盛齐安愿意成为这样的桥梁。
2017年之后,盛齐安在完成技术的产品化后,开始加速对产品进行商业化。战略方向也从研发型转为研发和市场双轮驱动,为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加快肿瘤免疫治疗等关键技术的科研和转化,率先以医疗新技术商业模式完成市场准入。“截至目前,我们的产品已在深圳、山东、河北、天津、安徽、湖北、湖南7省市获批上市。”孟凡帆表示。
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盛齐安就与各大医院开展临床合作。“到现在,与我们开展合作的医院已经达到65家,临床合作专家达到100多人,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孟凡帆说。
孟凡帆对盛齐安的技术能力很有信心,“在国内胸腔积液治疗市场,当下我们竞品较少。”她用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的首期产品为例,这款产品是载药囊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当前在这一领域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大都以姑息治疗为主。“而盛齐安和武汉协和医院开展的一项针对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目前客观缓解率达到90%以上。”孟凡帆介绍说。
一方面追求技术领先,另一方面也为患者考虑,盛齐安团队一直在努力降低成本。孟凡帆表示,公司潜心研发10余年,在确保技术服务质量的同时,正在加快产品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以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惠及更多患者。
孟凡帆每天都在奔跑,不仅是每天早晨5公里,而且也包括持续了11年的创业长跑。长跑需要耐力,创业也一样,更需要专注与坚持。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孟凡帆说,唯一能确定的是:她和团队将始终坚持和专注于一件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她相信,这种坚持和韧劲也是企业克难向上的支柱之一。
健创面对面:
健康界:你如何理解健康的?
孟凡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很重要,同时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基本每天都坚持运动1小时,平均每周运动7小时。每天坚持锻炼,才能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健康界:你是如何理解快乐的?
孟凡帆:坚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怕困难,不去纠结,迎难而上,时刻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健康界:你是如何处理辛劳工作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孟凡帆:坚持运动,调动全身正能量,包括生理和心里的能量。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健康界:你是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的?
孟凡帆:对于创业者来说,基本都是在工作中生活,在生活中工作。因此,我很享受创业的过程。
健康界:你近期阅读的图书是什么?
孟凡帆:《历史深处的忧虑》。我的主要感触是:制度保障很重要。作为国家,要有成体系的制度进行保障,才能正常运行。作为企业,也要有制度保障,除了日常运行的制度之外,重要的是对人的保障,如果没有保障,员工是不可能真正安心工作的。要让大家安心创业,就要以制度保障大家的权益,这是小概念的“法治”而非“人治”。
健康界:你目前还没有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孟凡帆:我希望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能在更广范围内使用,能在更广范围内解决临床患者的痛苦,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不断造福更多患者。
健创故事会关注大健康领域的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对相关话题有兴趣欢迎添加作者微信进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