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创故事会 | 赛福基因CEO余伟师:另辟蹊径切入遗传病精准医疗

2020
08/13

+
分享
评论
和星星 / 健康界
A-
A+

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已经诞生了诸如泛生子和燃石医学这样的纳斯达克独角兽企业。遗传病领域的精准医疗同样值得期待。 

五道口一家咖啡店的上午,余伟师一人、一包、一行李箱,与笔者会面。

“全副武装”主要由于他紧张的出差行程——中午有一个午餐会,下午要参加一个商务活动,晚上还得赶赴千里之外的下个城市。这种连轴转的状态,对于创业五年的余伟师来说,已属常态。

近日,余伟师创立的赛福解码(北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赛福基因”)刚刚完成了由承树投资领投的Pre-B轮融资。在余伟师多年老友、承树资本董事总经理吴映辉看来,过去一年中,赛福基因的发展非常快。“承树的投资逻辑是只投商业化比较成熟的公司。2019年初,看到已经进行了一年多商业推广的赛福基因拥有了100多家合作医院机构(现已达到300多家)。当这个数据跑出来以后,完全契合我们承树的要求,于是立即进行了投资。”

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阶段性成果,但对于余伟师而言,这些仍不过是他早已划定的线路下结出的果实之一。投资人眼中的他:坚韧、有决心、百折不挠、有创业热情……目标明确的他正在一步步地完善着自己的创业板图……


博士创业的基本修养

中学时代酷爱生物学的余伟师不仅连任多年生物课代表 ,而且长期担任生物老师的助手,这份经历也成为他生物学爱好的初启蒙。

早年埋下的小小种子生根发芽,多年后,在余伟师重要的人生节点上多次“助推”他做出关键选择。

201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完博士的余伟师开始真正面临头一份人生抉择——留在导师团队担任博士后专注科研?还是在上海找工作进军企业?最终,在当时的生物产业界未能看到足够令人兴奋的机会的余伟师,决定换个环境,出国深造。

同年,余伟师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简称NIH),从事基于二代测序在诱导干细胞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这一研究方向是他此前近十年在生物学领域深耕的延续。“我本科专业学的是生物技术,研究生攻读分子遗传学,读博期间做的是基础的生物医学偏肿瘤方向的研究。博士后阶段的科研方向相当于往前更近了一步,对人类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经过两年时间的二代测序相关研究,余伟师已取得初步成果,相关研究发表在了《Genome  Research》、《PNAS》。 

彼时,NIH院长Francis S. Collins在演讲中的一句话打动了余伟师。“他当时这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类所有的疾病,除了创伤以外,都跟基因相关。’这句话启发我思考,现在很多疾病跟基因的关联是什么样的?当时如何将相关科研内容应用到临床是个难题,于是我就开始尝试把相关的技术进行转化、落地。”

背靠NIH强大的科研背景,余伟师的研究游刃有余。他连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一个非盈利机构进行项目转化,吸引了医疗、生物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个跨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士加入。

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余伟师关注到了自闭症群体。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迄今为止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研究表明,引起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余伟师当时希望通过对患病儿童的全基因组分析,来揭开孤独症的面纱。但是受限于当时高昂的基因检测成本和自闭症研究转化的高难度,这一项目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余伟师团队在此时做的另一件苦功夫是,对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做算法上的更新,并对全网开源数据库中的基因及疾病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这大大提高了基因测序及测序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风刮起,国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好环境,余伟师决心带领团队回国创业。他放弃了美国稳定的全职工作、放弃了绿卡申请机会,报名参加了微软加速器的全球海选,并成功入选。

据时任微软创投大中华区负责人、现任将门联合创始人及基金管理合伙人,同时也是赛福的早期投资人的杜枫回忆,微软加速器每期报名企业数量通常在1500名左右,从中甄选20家以内的创新企业。对于当时仍非常初创的赛福团队而言,可以进驻微软加速器,某种程度上既是对其商业价值的肯定,又是一个有望获得高成长的好机会。

做差异化的基因测序商业化

当时,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在国内刚刚开启商业应用。余伟师看到的市场机会是二代基因测序成本逐年下降,从而可以推动基因测序数据分析行业的发展。余伟师团队擅长的基因数据分析和此前已经积累的大量基因数据,让他开始思考打造一个人工智能基因数据分析平台的可行性。

参考美国模式,这种基因测序数据分析的确有其商业价值。据余伟师介绍,美国对基因测序分析的付费意愿很高,而在美国的技术人工成本也很高,每个小时费用达两三百美金的高价。 “我们看到中国人口多,需求旺,随着未来随着基因测序成本的降低,人们肯定对测序数据分析有越来越多的需求。所以,我们希望将基因数据解析平台搭建起来,帮助中国企业、医院或科研机构做数据分析。”

但是,这种大数据分析外包商模式资产过重且耗费精力。对于一家初创企业而言,赚钱不是最大的难题,但却很难做到规模化增长的同时提高盈利水平。所以在2016年期间,赛福团队经历了一次不小的震荡。“我们团队内部出现了一些理念不一致的地方,有的人觉得做科研挺好的,就做数据分析平台。但从我的角度上来说,这种没有实际产出的方向很难和商业结合起来。”余伟师回忆道。

想清楚了前进的方向,那要执着地坚持下去。2016年,余伟师调整了赛福团队原来以纯数据分析平台为主营业务的外包商模式,转而在精进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平台的基础上,寻找垂直的行业应用。

外显子是出现在DNA中的基因序列,人类基因中大约有180,000个外显子,占人类全部基因组的1%,但人类疾病约 85% 的基因突变位于该区域。在探索致病基因及遗传病信息时,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能够在保证效率的同时,覆盖更全面的基因和测序深度。目前,这一技术在肿瘤基因检测和遗传病检测领域均有应用。

2016年前后,正是国内精准医疗和肿瘤基因检测产业的爆发期。据国中创投投资总监江超回忆,投资赛福基因时的2017年,国内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诊断领域正迎来风口期,“不管是产前筛查还是肿瘤、遗传病,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江超告诉健康界。

彼时,余伟师也在密切关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行业应用。“当时,中国已经有两三千家肿瘤基因检测公司,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而且,肿瘤基因检测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因为肿瘤病人病情发展太快了。这就要求团队有专业的医学检验所、实验室(以保证检测效率)。对于一个刚从美国回国的初创团队来说,并不好做。”严谨的分析后,余伟师认为肿瘤基因检测并不是赛福基因可行的发展方向。于是他将目光锁定在了同样高度依赖二代测序但数据解读难度大、行业竞争相对缓和的遗传病领域。

这在承树资本董事总经理吴映辉看来,是一明智的商业选择。“首先,遗传病领域的诊断和治疗都非常落后,诊断结果并不准确;其次,遗传病领域对于精准医疗的需求非常迫切,我们看到美国也有类似公司已经成长为行业龙头。中国遗传病领域市场大、痛点明确,需要能比较好地解决问题的行业公司。 ”吴映辉说。

抓住遗传病领域的长尾效应

在行业调研中,余伟师关注到遗传病中有一种名为“癫痫”的病种,非常适合做单点突破。“癫痫有很多亚型,而且大部分病人是单基因病。所以很容易判断出和疾病直接关联的问题基因。由此可以对临床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余伟师介绍道。

据余伟师介绍,传统的癫痫诊疗流程中,医生通过脑电波或核磁共振检查对疑似患者诊断。但癫痫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多个亚型。究竟患者是由于哪个亚型导致的癫痫疾病发生,医生并不完全清楚,只能根据经验提供治疗方案。

癫痫每年的新发病人中70%以上都是儿童及青少年(0-18岁),用药如果不够精准,可能会对其日后的恢复和发育带来不良影响。目前,已知有近1000个基因与癫痫发病相关,如果能够明确癫痫发病与基因的关系,就可以完善癫痫的精准医疗。

“癫痫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实现精准医疗的模型,在基因层面给患者提供诊断的同时,我们也在关注治疗层面。如何去赋能临床?如何打通诊疗一体化?”余伟师说,目前,赛福基因已经打造了床诊疗一体化产品与服务,并与近300家医疗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在杜枫看来,赛福这一变化足以称得上是意外之喜。“我原来看到赛福的产品是一个较为广域的应用,后来他们探索探索到精准医疗,又延伸到儿科和神经内科,这足以称得上惊喜。目前看来,这也是儿科迫切需要的技术手段,未来应用会非常广。”

癫痫个例的研究也让余伟师看到了遗传病、乃至罕见病市场的行业机会。有数据显示,全球有约7000种罕见病,其中80%属于遗传病,而且目前仅有不到10%的罕见病有相应的治疗药物或方案。由于罕见病患病人数少、病因难查,因此诊疗过程往往要耗费患者及其家庭大量精力和时间。有调研数据显示,罕见病患者误诊率高达65%,近百分之五十的患者人均需要花费5.3年才能被确诊。

余伟师希望通过赛福团队打造的全外显子基因数据解析平台,兼顾遗传病及罕见病诊疗领域,以癫痫诊断模型为样本,服务更多的病种及行业客户,包括医院、药企、研究中心等。

此前,罕见病药物领域面临的一个绕不开的经济话题是,罕见病患者基数少,如何为少数患者提供和生产药品的同时,保证获利和可持续发展?余伟师认为,对赛福而言,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的底层数据库不仅积累了中国人群数据,还整合了全球数据。如果将视角放眼全球,还是有一定的商业空间的。”

在和药企的洽谈沟通中,余伟师还发现了药企研发方面的诸多需求。比如,新药研发流程要经历临床前、临床Ⅰ Ⅱ Ⅲ期、新药上市申请和上市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多个环节且将耗费大量成本。即便只改善新药研发的一部分流程,也将能为新药上市节省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

在已经积累了诸多遗传病例及相关基因数据的前提下,赛福基因可以将该能力以平台形式输出给药企,以自建斑马鱼模式动物平台的方式,开拓药物CRO服务体系。

“有别于小鼠模型,斑马鱼繁殖周期更短、养殖成本更低,因此可以在药物研发早期用于开展高通量实验。针对有罕见病药物研发需求明确的客户,我们可以输出研发能力;此外我们平台也在逐步完善,同步也在自研一些新药靶点。”余伟师介绍道。

目前,赛福基因已经形成了商业“三板斧”:

在基因检测端,瞄准“遗传病+儿童”交叉场景,通过和医院科室合作或直接2C销售的方式为遗传病疑似患儿提供精准医疗的诊断服务;在数据平台端,依靠多年的基因及疾病数据积累及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技术(WES),推出标准化的临床科研服务体系;在新药研发端,依托斑马鱼模式动物平台,为药企提供药物CRO服务体系,赋能创新药物研发。

自2018年商业化启动以来,赛福基因当年度销售额破千万,并以每年翻2番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在吴映辉看来,赛福基因面临的一个极大的市场机会是把遗传病领域的防疗立体化做深做透。“当整个医学平台做起来以后,将会有一系列更全面的解决方案诞生。”  

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已经诞生了诸如泛生子和燃石医学这样的纳斯达克独角兽企业。在江超看来,肿瘤已经先行一步了,遗传病领域的精准医疗同样值得期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基因,遗传病,精准医疗,癫痫,罕见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