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道|高收入男性患高血压的几率是低收入人群的两倍!
在日本循环学会第84届年度科学会议(JCS 2020)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收入较高的劳动者更容易患高血压。
在7月27日至8月2日举办的日本循环学会第84届年度科学会议(JCS 2020)以及2020年亚太心脏病学会大会(APSC 2020)上,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院的学者Shingo Yanagiya博士报告表示:“高收入的男性,更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包括健康饮食,运动和控制体重。同时,还应保持适度饮酒,避免暴饮暴食。”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群基数大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统计,2015年全球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为11.3亿。中欧和东欧的患病人群超过1.5亿,而在成人中,高血压患病率约为30-45%,其中男性患病率约为24%,女性患病率约为20%。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大于 60岁的人群患病率已经超过60%。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在生活中常处于久坐不动的状态,因此,全球高血压的患病率将继续上升。据估计,到2025年,高血压患者的总人数将增加15-20%,接近15亿[1]。
根据2019年中国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2018版》中提及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而“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中国高血压调查(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CHS)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262个城市和农村抽取≥18岁的451 755个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加权率为23.2%。农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城市(粗率28.8%vs.26.9%);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粗率28.6%vs.27.2%,加权率24.5%vs.21.9%);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逐渐升高。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比较,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位居前三,分别为35.9%、34.5%和29.1%,湖南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最低,为15.6%。此外,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逐渐升高。
图1: 高血管患病率预测[2]
高血压的全球形势严峻,同时,高血压也是导致全球性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2015年约有1000万高血压患者死亡,其中490万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而350万人死于中风。
“仅在日本,就有超过1000万人患有高血压,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上升,”Yanagiya博士说:“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身为一名医生,我更希望知道各个人群的患病风险是否随社会经济阶层而变化,这将使我们能更好做好预防工作。”
J-HOPE 前瞻性分析
Yanagiya博士介绍了一项在日本进行的J-HOPE 前瞻性研究,该研究尚未发布。分析了日本在职员工的家庭收入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2012年,他们共在12个工作场所招募了4,314名工作时间为白天且血压正常的员工(其中含有3,153名男性和1,161名女性)。
根据家庭年收入,将这些员工分为四类:年收入500万,500~790万,800~990万以及1000万以上(单位:日元)。紧接着,研究人员调查了这些员工两年内的收入与高血压发展之间的关系。
与最低收入类别的男性相比,高收入类别的男性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几乎高出一倍。与收入最低的男性相比,收入在500~790万以及800~990万分组中,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竟高出了50%,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800~990万组中,正相关性系数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该研究还发现,这种收入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与年龄、基线血压、工作地点、职业、家庭成员数量以及是否吸烟无关。在考虑了酒精消耗和体重指数(BMI;kg/m 2)之后,这种关系略有减弱。同时,在高收入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均较高。
而在女性中,收入与血压之间没有显着联系。但是,家庭收入较高的妇女患高血压的风险反而降低了。
Yanagiya博士解释道:“在先前的一项日本调查报告称,家庭收入增加通常与男性不良的生活习惯存在关联,高收入的男性需要更多的应酬,更容易倾向于饮酒与肥胖。而这两种行为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收入的男士需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Yanagiya博士补充道:“白天从事高薪工作的人,尤为容易患高血压,这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男性。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可以通过改善健康状况来大幅度减少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我国人民与日本人民的平均盐摄入量均高于10g/d,而WHO推荐标准为2 g/d,这远低于亚洲人群盐摄入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指南强烈建议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控制高血压,而这项研究的提出,或可成功干预可能患有心脏病和中风潜在人群的患病风险。
高血压一级预防
根据我国2020年发布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高血压的一级预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3]。
图2:《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1、均衡膳食:均衡膳食除获得均衡、充分营养外,还要保持正常体型,避免肥胖导致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及低钠、高钙、钾、镁食物是均衡膳食的基本原则,一般体力及脑力劳动者每日食物种类:谷类以250~400g(粗细粮搭配);蔬菜300~500g,以黄绿色为佳,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西红柿、芹菜、韭菜等;水果100~200g;三份高蛋白;鲜牛奶200g;瘦肉50g;豆腐100g;鸡蛋1个;鱼虾100g;鸡鸭 100g,黄豆或花生油25g。食盐5g,黑木耳15g,有粗有细,有甜有咸,每餐八分饱。
2、适量运动:以不同年龄、体质、习惯选择不同运动项目坚持三个原则:有恒、有序、有度,即长期规律,循序渐进,才能收到最大效果。
3、戒烟限酒:因烟酒可使血压升高,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过量饮酒患者高血压危险性增加70%~90%,每日饮酒量应限制在10g之内。
4、心理平衡:这是所有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措施中最重要的一条,血压与情绪的关系极为密切。兴奋过度、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精神紧张,睡眠不足等都会使交感神经紧张,分泌的激素增加,从而使血管持续收缩而引发血压上升,尤其高血压者更为明显。反复受到不良刺激可使血压居高不下,极易诱发脑出血或冠心病猝死。因此,平时应讲究心理平衡,提高自控能力,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保持心情宽松平静,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培养适当的兴趣爱好,如下棋、看书、书法、绘画、种花、养鸟等等。
5、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平时要掌握自身血压水平和变化规律。正常血压范围: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如发现异常(在不同时间测定3次为准)应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6、控制体重:长期医学观察发现,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的人与偏瘦的人相比,患高血压的风险高出2~3倍,这与肥胖者营养过剩,摄取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过多有关。
7、日常生活中以茶为饮品,除预防和改善治疗高血压外还能调节人体机理平衡,增强人体抵抗力,极大的降低了由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Williams, B., et al., 2018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 Heart J, 2018. 39(33): p. 3021-3104.
2. Kearney, P.M., et al., Global burden of hypertension: analysis of worldwide data. Lancet, 2005. 365(9455): p. 217-23.
3.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0(02): p. 113-13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