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医院“钱袋子”的灵魂人物,你们医院有吗?
文末知识笔记推荐收藏→
6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公布《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推进落实总会计师制度,三级医院及有条件的二级医院要配置总会计师。
不仅如此,本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关于2018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也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其中,如何提升医院的经济运行质量、如何规范医院的财务制度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等话题,都将公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的必要性再次凸显。
事实上,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源头可追溯至上世纪末。时至今日,已近三十载历史的总会计师制度为何再被强调?落实状况到什么程度了?
从“应”到“须”,制度落实仍差着“一口气”
发端于1988年的总会计师制度概念,到2010年,从“应”到“须”,一字之差,但国家对其重视力度的加强却一目了然。2017年,国家卫计委财务司(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三级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意见》,主要传达一点核心思想——要在公立医院设立总会计师这一岗位,而且给出了时间表:2018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全面落实总会计师制度,其他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应当设置总会计师岗位。
按照国家2017版本的总会计师制度设计,各地总会计师的职责范围相近。除了需要全面负责医院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总会计师同时是医院领导班子的成员,还要协助院长做好战略规划、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监管、审计监督等工作,共同参与医院重大问题的决策,直接对医院主要负责人负责。
然而,时至2020年下半旬,“总会计师制度在全国落实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国家卫健委专项资金督察专家、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总会计刘宏伟如是告诉健康界。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级会计师王婷等人,在今年针对总会计师角色定位的相关研究中也刊文指出,虽然对总会计师岗位设置既有现实需求,又有法律政策的支持,但目前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较之企业较为迟缓。国家新医改政策开始实施已逾10年,全国仍有部分医院并没有按要求设置总会计师。
种种现实问题桎梏,身在其位难谋其职
从目前已推行总会计师制度的省市和公立医院来看,总会计师角色定位难以彻底实现的情况并不少见,本应发挥的决策者身份得不到体现,很多时候他们更多发挥的仍是财务管理者的角色。
据王婷介绍,目前一些已经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的医院,存在两类比较普遍的现象。其一是“有位不到位”,即医院中虽设置了总会计师,但有名无实,地位较低,难以真正发挥总会计师的作用。目前全国各大医院普遍实行的是“专家管理”,医院领导层中基本全是医学专家教授,缺乏财经管理专业背景成员,总会计师在医院决策层面话语权较弱。其二是“有位不能为”,即在有位的情况下,总会计师某种程度上欠缺相应的能力。鉴于历史原因,过去公立医院财务人员整体学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偏低,缺少高职称、高层次的财务人才,不具备加入医院领导层的任职素质、条件和资历。
刘宏伟也进一步称,目前有一些总会计师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记账、算账等基本业务能力上,为医院进行风险控制和为医院实现价值创造的意识很薄弱,这个现象在二级医院尤为严重。
今年2月份,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人员在对该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时,也刊文直指了目前相关配套政策尚不明确的现状。研究员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目前已设立总会计师的三级公立医院在选拔方式、领导地位、分管部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总会计师的任期长短、待遇水平、绩效考核办法等方面还缺乏具体的规定。这将直接导致医院总会计师的职业定位不明确,难以平衡管理与监督的双重角色;在经济利益、自身价值实现、未来职业规划方面存在后顾之忧,缺乏归属感,不利于调动总会计师发挥作用的积极性。
此外,总会计师不尽相同的产生形式也需要被引起注意。
组织部或上级组织任命,总会计师兼党委委员进班子的模式,是安徽省立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采用的。刘宏伟认为,这种效果最好,总会计师作为班子成员可以在了解本医院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财务工作协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