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列国志 | 印度:解封的疫情黑洞
已经在班加罗尔生活了两年的中国人蓝心,觉得这不是她刚来的那个印度了。因为身处资源集中、环境相对优良的大城市,所以她觉得印度在一些方面甚至要好过中国。
蓝心在印度赚了一笔钱,按照她的说法,“自己是中国来的土大款”。
蓝心坦言,这次的疫情,印度政府的表现给她“擦亮”了眼睛,给了她一个机会重新去认识这片土地。在过去的两年,蓝心的工作就是报道印度给中国人看。
如果今天,有哪个国家的疫情还处于上升期,印度一定算一个,在中文互联网上甚至被称为“疫情黑洞”。
7月23日,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人数48987人。目前,印度的确诊人数达到1241654人,累积死亡29906人。
印度感染人数在五月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来源:www.worldometers.info
“印度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在人类与新型冠状病毒的遭遇战中,这个最狡猾的敌人是一点点被认识清楚的。
在最开始的猜测中,新型冠状病毒最大的敌人是温度。
按照这样的逻辑,印度及身处热带的国家,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事实上,一直到三月,印度似乎真的对新型冠状病毒免疫。截至3月2日,印度感染人数仅为3例,且全部治愈出院。从2月17号开始,感染人数就没有增长过。
在2月底,这个人口13亿、位居热带的大国曾经被描述为被诸神保佑的地方。
在中国疫情吃紧的时候,印度政府不顾世界卫生组织的反对,派出了一架飞机,从武汉接回了700个印度人。而奇迹地是,这700个印度人竟无一感染。在世界看来,卫生水准差、人口密集高的印度,好像真的被印度教的诸神保佑了。
至于为什么印度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病毒传播的原因,猜测蔓延,几个比较夸张的说法出现在中文媒体上。
有说法称,印度深处热带,传染病盛行,已经习惯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产生了抗体,足以抵御在其他地区无往不胜的新型冠状病毒。更有甚者认为,饮用恒河水、食用咖喱都让印度人拥有了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的神奇能力。
科学界也在增添印度人为何可以抵御新冠病毒的神秘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免疫遗传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NK的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在印度人体内大量存在,平均数量远高于其他国家。研究显示,这种细胞的存在确实让印度人的免疫力增加,但是否足以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研究并没有提及。
如果上面的几条原因,都可能是空穴来风,但是疫情初期,印度政府前期的防疫措施得到了赞扬。
印度政府对通过海、空入境的20万中国人进行体温检测、定期回访,并暂时禁止所有人中国人入境。印度政府对疑似人群及时隔离与检测,顶住世界卫生组织的压力从武汉撤侨。结果让人吃惊,按照印度的说法撤回的侨民竟无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但这不是故事的全部,打趣终究是打趣。
1号病人
如果你从北向南依次游览印度,当你到达印度最南端的喀拉拉邦时,你可能会叫出声来:“这还是印度吗?”
被无际的外海和盘综错杂的内湖、人工运河夹成了一条玉带,喀拉拉邦位列美国国家地理“一生必去50地”之中,另外一个登榜的印度地点是泰姬陵。这里有迥异于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椰风和体面的海滩,同时也有全印度最高的教育水准。
印度第一例确诊病例出现在喀拉拉邦,是一位在武汉大学留学的医学生。
在阶层分化明显的印度来说,经过层层的选拔成为一名医生是完成阶层跃升理想的工作。除了互联网从业者,医生成为了印度最体面的职业选择之一。
但是,能通过“层层选拔”的人少之又少。想成为一名印度医学生的难度,堪比在中国考上清华北大。在印度,想要申请医学类院校要通过专门的考试,每年有150万人参加,最终通过率只有50%。通过了这个考试,不意味着可以直接入学就读,而只是获得了申请资格而已。当然,如果公立医学院无法申请成功,也可以选择私立,但是学费高达1000万卢比,折合人民币100万左右。
还有一条路:出国学医,回国执业。去美澳太贵,中国成了印度人出国学医的首选。在武汉大学,四年的学费加上生活费,即便在没有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情况下,也只要五六十万人民币,是在印度读私立医学院的一半。
除了成本因素,中国高校提供的基础设置也是印度高校无法企及的,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医学本科学制和印度类似,毕业后也更容易通过印度的医生执照考试。印度官方的数据称,有5万印度留学生在华留学。而武汉作为教育重镇,仅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就有上千名印度医学生。
这位印度的1号病人,正是数以万计的留学大军中的一员。据教育部统计,武大的印度留学生中,又有一大半来自喀拉拉邦。1号病人在武汉封城当晚,搭上了去昆明的末班高铁,当晚飞抵加尔各答。次日,她回到了位于喀拉拉邦的家中。两天后,她出现低烧和喉咙发炎的症状,入院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印度是一个邦联制国家,有28个邦、6个联邦属地及1个国家首都辖区组成。很大程度上,联邦政府只能差遣联邦属地和首都辖区,联邦政府任命最高行政长官;而28个邦各自为政,政府来自民选。在28个邦中,有的在立场上选择和联邦政府站在一起;而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则站在反对联邦政府的立场上,它们倡导各邦的自治,反对联邦政府对本邦事务有过多插手。
即便是新型冠状病毒大敌当前,各邦依旧不愿放弃自己的原有立场。相反,那些本就对联邦政府警惕万分的邦更是紧绷一根弦,时刻提防疫情成为联邦政府彻底剥夺自己自治权的借口。来自中央的防疫措施,可能会在邦内遭到拒绝,导致无效。
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解码印度疫情的关键,并不是联邦政府做了什么,更要看各个地方政府如何应对。
喀拉拉邦能不能守住,牵动着全印度的全局。
喀拉拉邦风光迥异于印度其他地区 来源:环球网
喀拉拉邦经验
喀拉拉邦守住了,在后来的几个月也做得不错,切断了印度疫情第一轮大范围扩散的可能。
实际上,喀拉拉邦并不是第一次面对公共卫生危机。
2018年,一种被命名为“尼帕病毒”的球状病毒在南印度爆发,喀拉拉邦正是这次疫情的中心。“尼帕病毒”在1999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猪农中爆发的一次疫情中首次被人类发现,当时有300人感染该病毒,最终致死100人。
“尼帕病毒”经研究被认定为一种一新型人兽共患病毒,它是RNA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能引起广泛的血管炎,感染者有发热、严重头痛、胶告膜炎等症状,给人及动物带来严重危害。
时任喀拉拉邦卫生和社会福利部长的希拉贾成功控制住了这次疫情,最终的死亡人数定格在17人。此次后的两年里,传染病的追踪和控制演练,成了喀拉拉邦卫生体系的必修课。各大医院也在此后设立了隔离病房,以备不时之需。
在武汉疫情爆发后,同样是这位希拉贾迅速意识到了喀拉拉邦的危险,立刻对在武汉留学的几位留学生开始追踪。在1号病人确诊后,她的两位同学也先后确诊,喀拉拉邦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新冠疫情为“紧急事件”。所有从出现过确诊病例地区来印的旅客,都将被严密监控,在地区一级的医院设立隔离病房,开设24小时求助热线。
五天后,因为其他从武汉归国的学生没有症状出现,喀拉拉邦解除了紧急状态。但是它的战时状态并没有用解除。早于联邦政府20天,喀拉拉邦在2月10日,开始要求从疫情严重地区入境的乘客必须居家隔离28天,这个时长是联邦政府要求天数的两倍。
先进的经验总是相似的:少的人口、好的医疗和严密的监控网。
喀拉拉邦面积小、人口少,邦内民众多为同一民族:马拉雅里人,说着马拉雅里语。强大的文化基因联系着当地人,形成了特殊的社群。这无疑给喀拉拉邦政府控制疫情,提供了先决条件。
喀拉拉邦的出色表现,也是因为它有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确保了它的政策可以有连续性,而不会因民主选举导致政党更替,而让政策的中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