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抗疫“主战场”,北京地坛医院院长李昂升了!
疫情趋缓后,各地纷纷表彰抗疫医护。近日,又有一位传染病专科医院院长因持续坚守抗疫“主战场”得到晋升。
7月23日,健康界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网站看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下称北京地坛医院)院长李昂已任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今年5月,北京市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其中包括北京地坛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昂拟任市政府工作部门副职。
官方信息显示,李昂职务为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李昂,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93年8月参加工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昂曾任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干部保健处处长、副院长;北京地坛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昂是继张定宇之后,第二位上任当地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的传染病医院院长。
坚守首都抗疫“主战场”
北京地坛医院是一家以传染病治疗著称的综合性医院。2003年,这里是抗击“非典”的战场,2009年,这里是抗击“甲流”的主阵地……新冠肺炎爆发初期,李昂敏感地意识到,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2020年1月12日,北京地坛医院收治北京市首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那一天是农历腊月十八,首都的抗“疫”战斗,在北京地坛医院打响。随后,地坛医院成为了首都抗疫的“主战场”。截至2月27号早7点,地坛医院一共接诊新冠肺炎患者135人,出院82人,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占总数的10~15%。
李昂和同事们开始“搬家”,合并病区,腾挪病床,抢救床位从最初的8张扩展到200张,一线的医护人员从四五十人增长到600多人。那段时间,医院搬家、合并病房频繁、调配医护人员每天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他和同事们枕戈待旦,夜以继日。有时后半夜3点刚放下电话睡着,早上6点就要起床接着去战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预”这件事上,李昂带领团队打出了“大神”般的招式。
在李昂的预测中,冬春季可能会有流感的小规模爆发。他们就按照设计下沉到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王凌航主任掌舵的感染急诊科收治病人应该怎么去筛查?重病人怎么去ICU?用什么样的方法?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药应该怎么用?西药应该怎么用?ICU的呼吸机、ECMO应该用什么样的模式?这一切,都在李昂运筹帷幄中找到答案并稳步推进。
在团队职责流程体系明确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爆发了。李昂就把整个体系放到新冠的治疗流程里,所以即使短期内收治大量新冠肺炎病人,地坛医院也丝毫没有忙乱,病人的确诊、入院、治疗和出院,医护人员都做得十分顺畅,且速度很快。
国内疫情趋稳,6月11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又发生聚集性疫情,北京地坛医院再次成为抗疫主战场。全院迅速将常规业务占六七成的原有模式,调整为全力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战时机制。腾挪病房、转运病人、收治患者、调配物资、监督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李昂几乎不眠不休地在医院中工作。
联盟,点对点在行动
回望北京地坛医院最近几年的发展,不难感受到,身在其中的李昂功不可没。2018年3月31日,北京地坛医院牵头成立了感染性疾病专科联盟,联合全国积极从事感染性疾病预防、诊疗、科研、教学、宣教领域的相关机构,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在学科建设、医疗服务、科研协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共享资源、开展合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联盟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李昂介绍,在疫情之后,他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等院级领导组织做了一个课题。他们在认真总结武汉的传染病医院、北京的传染病医院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应该怎么总结经验?这个课题的初衷就是为年轻大夫留点他们应该借鉴的东西。
“联盟在过程中起到作用,但是它不是一个体系的概念,所有的院长聚在一起,没有这么做,而是这种点对点操作。”
正如李昂所说:“疫情的确是大考,但平时积累足够,关键时候就能冲得出来、打得赢。”
本文综编自北广人物周刊、北青都市、北京组工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