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医学院-瑞金医院-卢湾医联体联动及老年疾控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0
07/22

+
分享
评论
瑞金医院
A-
A+
“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新型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应被提上日程并落地执行。

7月21日下午,由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军教授主持的“交大医学院-瑞金医院-卢湾医联体联动及老年疾控工作研讨会”在上海黄浦区隆重召开。黄浦区卫生健康委杨国威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仇玉兰教授;黄浦区疾控中心章晨琦书记、周峰主任;以及黄浦区淮海、五里桥、打浦桥、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和相关负责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并积极踊跃的在会上针对“黄浦区医联体的建设以及老年疾控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黄浦区卫生健康委杨国威主任进行开场致辞,并对项目的开展提出了要求和期待。杨主任表示:希望下一步充分利用社区的力量,同时注入高校研究成果,沿着目标将医联体成功的在黄浦区落地。随后,刘军主任介绍了脑病管理中心项目的基本情况,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卢勇院长介绍了本项目的背景和意义,他表示:根据黄浦区老年人口比例大的特点,将老年病、慢病患者以及潜在的慢病人群纳入到脑科学的研究中,并把这些疾病的管理下沉到社区。“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新型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应被提上日程并落地执行。

在讨论环节,上海交大公共卫生学院仇玉兰教授表示:老年疾病无论是经济负担还是照护负担都很大,早期发现其危险因素可以大大的降低这些成本。高校的科研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也要有社会意义。高校愿意和各相关部门合作,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修正理论。随后黄浦区疾控中心、以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都发表了自己在慢病管理以及医联体合作建设实践中的心得和感悟,并对接下来进一步的合作给予了很高的期待。

医疗供给侧改革之一就是医联体网状式的覆盖,将黄浦区内的医疗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拳头”,是维护和提升区内居民健康的有效手段。医联体不应该只是医疗联合体,更是健康联合体。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医联体要具备医、养、护三种功能、疾病的全程管理、自觉主动的分级诊疗健康联合体,以适应当前黄浦区老龄化的形势,从而减少医疗成本,提高健康水平,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医联体,老年疾控,慢病管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