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建议中小学要设立中医药课?你怎么看?
新冠肺炎让传统医学火了一把。
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
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医药?7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发布了《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振兴中医药事业及产业的思考》(下称《思考》)一文。该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慎明等人撰写,文中提出多项建议,其中不乏“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升格”“在中小学设立中医药课”等火辣的内容。
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升格为“总局”
《思考》提出,建议通过法定程序尽快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升格为总局,可专设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正部级)任国家卫健委第一副主任兼国家中医药管理总局局长。
而在地方层面,《思考》强调“各省市县都应落实中西医并重这一根本方针。在人员编制、机构设置、经费投入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上都应有明确规定,并把能否发展中医药作为考核其绩效的一个指标。各级卫健委尤其是中医药管理部门在成立专家组时,组长应由坚持贯彻中西医并重方针的领导担任,副组长分别由中西医相关医学及预防专家担任”。
《思考》显示,在宪法规定和中西医并重方针的指导下,要采用包括法规和行政管理手段在内的多种方法,如医保推广“不分中西按病种同等付费”和“报销比例向中医药倾斜”等,明确调整中西医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解决职称评定、服务收费、科研成果认定等方面中西医药实际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在医药实际应用一线的体制机制方面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
完善相关中医药法规
根据《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为71.5万人,仅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7.5%。据教育部2017年数据,在医学教育供给体系中,医学类在校生为124.4万人,其中中医类专业学生在校生数为17万人,仅占医学类教育规模13.7%。
图源:图虫创意
《思考》指出,“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本科以上学历才具备中医师的考试资格,人为中断了延续了千年的中医师承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照搬西药标准对中药进行鉴定审批,从根本上动摇了延续数千年的中药地位,变相否定了中药的药性、药理和疗效”。
对此,李慎明等人建议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程序分拆、修订、组合或另行制定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西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药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中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药管理法》。按照中医药自身的规律评定中医师、中药师职称、设置诊所面积和注册资金,对中药生产、供销实行管理,尤其要注重解决民间中医准入和传统中药开发问题,同时解决中医纯正的针刺、艾灸、正骨、推拿、按摩、拔罐、练功、刮痧、蜂疗、食疗等多种非药物治疗手段濒临失传和边缘化问题。
此外,《思考》建议依法建立有别于西医药的中医药评价审批体系,在制订评价标准时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用中医药理论和标准审评中药,而非照搬西药化药评价体系。
进一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医药教育和科研体系
《思考》认为,现在的中医药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中医药学院普遍存在学生看不懂古医书,并把阅读中医学经典视为畏途、盲目照搬西医药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忽视望闻问切以及针刺、艾灸、正骨等中医基本诊治方法。
针对这个问题,《思考》建议,应严格遵循传统中医药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改革课程体系,纠正中医药教育西化的不良倾向,营造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浓郁校园氛围,强化传统人文思想熏陶,培养大量具备传统中医药思维与创新思维的中医药人才。关键是按照“调课程、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的中医人才培养经验,设立纯正中医临床专业、剔除中医药院校的无关专业。
在教学方面,《思考》建议加大对中医药大学建设的扶持力度,降低中医药大学的学费,在中小学设立中医药课程普及中医药常识,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学习中医药,为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事业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此外,《思考》提出对优秀中药方剂和传统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制度;在拟成立的国家中医药管理总局组建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科研中心,借助系统论、量子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医学;依法支持人工繁育药用动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等建议。
对上述建议,您怎么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