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病例超千万,AI一线战疫交出亮眼答卷
自新冠疫情发生后,人工智能在抗疫和医疗中的应用一直为各界所关注。
在近日举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内外众多专家及产业人士共话AI的现状与未来,再次将AI医疗推到聚光灯下,引发社会热议。
在其中的“AI+公共卫生”分论坛上,汇医慧影创始人兼CEO柴象飞博士作了题为《AI赋能医学影像——从临床到科研》的演讲,分享了公司近些年的研发成果,并着重介绍了汇医慧影AI在抗击疫情以及公共卫生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
汇医慧影创始人兼CEO柴象飞 图片来源:汇医慧影
AI让诊断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医疗影像数据,成为很多医院的一项“负资产”。如何对海量影像数据进行存储、调用和利用,也是每家医疗机构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因此,AI医学影像被业内寄予厚望,被视为一味“良药”。同时,AI医学影像市场竞争格局未定,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对数据的挖掘与标注能力。
“近几年随着AI技术的发展,我们与医院合作收集利用了大量的原始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标注、审核和整理,建立AI模型,使得医疗诊断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柴象飞介绍,他们一直致力于利用AI、数据挖掘以及云计算技术,去赋能医学影像这个垂直行业。
经过五年努力,汇医慧影搭建起一套“智能医学影像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分为云平台和应用两大部分。据他介绍,云平台首先将很多分散、闲置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再对数据进行标注、清洗;最后利用AI将数据建模并训练出一个智能辅助诊断模型。
图片来源:汇医慧影
“但总的来看,我们要打造的并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从数据到应用到算法的AI医学影像生态系统。”柴象飞强调,他们做了超过十个疾病的AI辅助诊断的模型,完成了从筛查、诊断到治疗决策支持的闭环。
AI参加抗疫“大考”:30秒完成新冠肺炎筛查
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暴露了国内公共卫生体系的诸多问题。但这却给医疗AI公司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去测试和检验AI技术能否在举国抗疫的大考中担当重任。
汇医慧影也参加了这次“大考”,及时推出多款新冠肺炎筛查系统,为国内20多家医院提供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筛查、治疗新冠肺炎的效率。
2月初,当新冠肺炎治疗指南更新到第5版时,筛查手段改为“核酸检测+CT影像”。但问题来了,大多数医生对新冠肺炎很陌生,如何依据CT影像更加精准、快速判断某人是否感染新冠,难度还很大。
“1月底左右,我们就跟一些定点医院合作,收集了超5千例确诊病例,并为每个病例做了相关的标注,并上线了‘CT新冠肺炎辅助筛查系统’。”
图片来源:汇医慧影
借助这个筛查系统,AI能勾勒出肺部疑似病灶的轮廓,告诉医生某人患有新冠肺炎的概率,最后生成一份结构化信息报告,整个计算周期全部在30秒内完成。“拍完片子,我们的AI就能快速得出诊断结论,大幅提升了新冠肺炎的筛查效率和准确率。”后续治疗中,医院也将AI用于患者的随访、跟踪以及愈后疗效的评判。
4月初当国内疫情得到初步控制时,海外包括欧美等国家的疫情开始迅速爆发。在助力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后,汇医慧影顺势进入海外市场,提供在国内得到验证和成熟应用的AI抗疫解决方案。
基于SaaS化服务的快速复制和可扩充性,汇医慧影AI比仅支持本地化部署的产品更快地进入了海外20多个国家,50多所医院落地应用。
在东南亚,汇医慧影的产品进入了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医院。在南美洲,厄瓜多尔跟中国新冠肺炎早期情况非常类似,“我们就把在国内训练好的算法拿给他们用,每日智能检测超500人。”
AI+公共卫生:肺结节自动筛查超过普通医生水平
很长一段时间内,AI在医疗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药物研发、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健康管理等领域,这些也是大部分AI医疗创企的主要业务方向。
但在经历了像新冠肺炎这样影响大、范围广的公共卫生事件后,很多人突然意识到AI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价值。
柴象飞也是如此。他表示,以前花了很多精力都是在疾病的诊疗方面,后来发现在公共卫生领域,在大规模的疾病预防和筛查方面,AI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了解,肺癌是第二大常见癌症,仅有16%的肺癌病例是在早期被诊断。所以,肺癌的早筛也就是肺结节筛查,对肺癌的防控非常重要。
不过,早期肺癌并没有太多的检测手段,主要还是依赖像CT断层扫描这样的影像手段。而且传统的肺结节诊断面临以下几项挑战:
1. 筛查疾病的人群特别庞大。
2. 每个CT扫描超过300层图像。
3. 不易测量。
4. 可解释性不高。
上述问题给检测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和检测难度。
“所以,我们利用AI开发了‘CT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这个系统能自动对肺部微小结节进行检测,自动判断结节的良恶性、结节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变化趋势等。”柴象飞称,该系统30秒内就可对一个超过500层的CT影像进行自动判读,敏感性已超过普通医生的水平,已在包括山东、河南、北京等超过100家医院广泛应用。
除了肺结节筛查,公共卫生领域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肺结核的预防和筛查。最近几年,在新疆和广东等地区,肺结核又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在新疆,肺结核是公共卫生部门重点筛查的项目。
很多地方主要将X光作为肺结核筛查手段。与肺结节筛查类似,人工阅片存在不少缺陷,比如,不同医生读片存在很大差异、准确率低、阅片需受专业训练等,对于缺乏优质医疗资源的偏远地区和基层,上述问题更突出。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了超过万例的影像数据进行建模,推出了‘DR肺结核辅助筛查系统’。借助AI,在X光的基础上,我们能在3到5秒内快速判断出这个图像具有肺结核的概率,并且快速对高度疑似肺结核的增项区域标识和标注。”
据介绍,汇医慧影已跟新疆一些卫生健康委以及疾控中心展开合作,在和田与喀什地区应用这项系统,在当地覆盖了超过700万人口。
未来:深入基层医疗,服务基层医生
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汇医慧影取得的“硕果”颇丰。
在临床过程中,汇医慧影实现了医学影像的智能化、自动化,完成了从筛查、诊断、治疗决策支持的闭环;在科研方面,与政府机构、医院合作,利用AI挖掘影像数据,累计发表论文超过80篇。
在演讲的最后,柴象飞透露了汇医慧影的近期计划。最近两年,汇医慧影开始发力公共卫生领域,他希望接下来能深入基层医疗体系,为基层医生提供更多基于AI的优质医疗资源。他相信,未来AI将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