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成绩”千篇一律,有经济运作思维的医院才是万里挑一
近期,有关三级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排名的消息很多,不少医院也乐得晒出成绩单。
种种信号显示,无论三级医院是经历了四十多年的破浪前行,还是大规模扩张的减速,当经济运营效率再次成为三级医院共识的时候,绩效国考倒逼三级公立医院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提升经济运营效率质量创新或许是三级医院一次乘风破浪,迈向下一个高光时刻的新起点。
三级医院需要的不是绩效国考成绩这些吸引眼球的噱头,而是经济运营效率如何因势而行。在这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经济运作思维的医院万里挑一”的医疗行业,大部分三级医院看上去都很不错,但能做到“经济”与“运营”一样有成效的医院甚少。
乐观来看,这次绩效国考,是对成绩A++、或A+的三级医院绩效考评总体情况的注解,充分彰显了医院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质量提升、满意度服务能力改善的硬实力。理论上,绩效考核的好处在于增强员工创造医院价值的能力,让医院经济运营改善效率,让医疗需求用户享受到更多的便利。
其实,真正的绩效考核内涵是成就员工才能成就医院经济运营。事实上,三级医院在上述方面的差距,应该会有大的差异。现今进行的整体成绩解读中,依然体现出许多三级医院在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得并不那么顺畅,但如果这步不走的话,则始终都会停留在原地。
经济运营效率或将成为三级医院经济集成能力的分水岭
摸索绩效考核与经济运营经验,对于三级医院来说,这种理念完全是一个全新课题。这也应该是当前三级医院需要关注的重大命题。如果目前医院经济运营的效果与绩效考核的设计基本吻合,在这样的前提下,处在管理状态的富有责任心的员工,才是医院最大的资产。
让员工有成就是经济运营管理当中核心的核心,如果这样的理念能够在医院充分体现出来,医院发展就有活力,就能够创造价值。所以说绩效考核评价、价值利益分配和价值创造才是医院经济运营管理的核心。
从这次绩效国考重要时间节点来看,低成本、高质量发展综合能力将成为评价三级医院最直接、最鲜明的刚需指标。比如,近两个月来,从多数医院书记、院长的直播内容上来看,愈发能够反映医院经济基本面的学科建设和日常医疗服务质量业务的亮眼表现,其实这都是绩效考核与经济运营效率相辅相成的必然结果。
显而易见,医院管理者的实战性、可操作性落地的经验,必然是聚焦在以质量、服务优先的发展策略上,在医疗服务产品设计与配置方面,把握的都是最终医疗用户的需求。让医疗服务满意度引导市场的需求并且创造需求。医院真实需求就是脚踏实地,诊疗环节要一步一步做,用户要一个一个沟通,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附加值要一个一个联接,通过这一个一个平凡之举和点滴的积累,把握好为医疗需求用户、为医院创造价值。
在这次绩效国考成绩单面前,有关公立医院不能谈经济的说法明显站不住脚了,在某种程度上,经济运营效率将成为三级医院经济集成能力的分水岭:重点是精细化运营能力优化性和业绩量提升的稳定性。
三级医院经济运营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虽然大多数三甲医院已经处于行业的第一梯队级别,但依旧达不到顶级,甚至与国际顶尖的医院产品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按照国际的标准进行医疗服务前沿创新、引领变革,这都是需要做医疗资源原创度优势设计的。
通过符合经济运营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向的策划设计,才会有满足医疗服务需求的产品来竞争,这是现代医院经济运营效率的基本思路,而顶层设计、标准制定、业务创新研发、实用原则,不断优化和完善经济运营基本功能的集成便是难点。
由此可见,医疗健康产业对三级医院最基础的经济运营方式的影响,已不能再同日而语,虽然三级医院的业务规模、市场体量、拥有行业话语权领先级的认知以及发展进程也在逐渐递增(连锁分院),业务基本盘布局越做越大(医联体),但这个增速与医疗健康产业整体规模的增幅相比并不匹配,一些隐蔽的潜在困境若隐若现。更多业务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并未给医院带来经济运营效率的增长。如果三级医院继续吃老本,经济运营效率不再创新的话,总有一天会被医疗市场给排除在外。
如若想改变这种状态,首先,紧紧围绕医院实体经济的需求,来进行运营效率创新。通过经济运营的发展,最终一定要给医院实体经济带来实惠和便利。这是发展经济运营根本目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