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的“行”与“思”
6月24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医院管理分会联合健康界推出“倾听领航者——中国肿瘤管理云讲堂”第四期线上论坛成功举办,本期话题围绕“学科建设的“行”与“思””展开,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长,上海市肺科医院艾开兴院长,江苏省肿瘤医院何侠副院长,福建省肿瘤医院陈传本院长,广州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崔书中院长,浙江萧山医院方红明院长,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宝生副院长,江西省肿瘤医院徐仁根副院长,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张晓春副院长,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俞康信副总裁出席论坛,共同探索交流学科建设的“行”与“思”,启发学科建设的新思路。会议由樊嘉院长担任主持嘉宾,李宝生副院长担任对话主持嘉宾。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长:中山医院作为一家建院已久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一直致力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有多个国家、市级重点专科及重点中心。在平台战略上,医院以发展需要为基础,建立五大中心作为总的研究平台,基于它们不同的研究目标及方向,发挥综合医院学科优势,整合医院相关学科资源,以此推进医院各个学科的发展。在优势专科的发展上,医院以“一体”强健、“两翼”丰满为总体战略,不断强健专科发展。
在分享中,樊院长通过对医院五大中心建设情况的具体介绍,以及对“一体”强健、“两翼”丰满发展战略的具体分析,让大家对医院的平台战略、优势学科发展经验一目了然。
江苏省肿瘤医院何侠副院长:做好学科建设是大型医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医院的学科建设要想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要进行科技创新,这也是一流医院发展所必备的。一流医院不仅意味着一流的医疗,同时还要具备一流的教学和一流的科研。肿瘤专科医院的学科建设也要坚持“一体两翼”的战略,以科学和临床问题为导向,促进医院科研发展。
针对医院学科建设的学科定位、学科队伍、学科平台、科学研究及学科管理五大要素,何院长分别就江苏省肿瘤医院的具体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和经验分享。对于学科建设的目标、实现方法及未来展望,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他总结道,学科建设是系统工程,在发展上要持之以恒、避免平均主义、注意差异化、培育多个相关学科生态集群,另外,肿瘤专科医院的学科建设要凸显临床与基础硏究的“一体两翼”,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上海市肺科医院艾开兴院长:上海市肺科医院从2005年起,便开始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升级,目前在学科体系上,医院已形成多个国家级、市级重点专科。在学科建设的思考方面,医院首先要想好自我定位以适应发展(发展基础),同时要找准标杆做出可行的发展规划(发展关键),其次要立足临床服务好患者(根本出发点),再次要注重人才培养及科教创新(发展动力),最后要在培育品牌的同时,带动起其他学科的发展,做到协同发展(发展保障)。
针对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实践经验,艾院长对上述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考一一进行了分解式的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落实到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另外,以医院的胸外科初步建设成效为例,艾院长分别从学科发展轨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创新服务举措、创新技术及器械等八个方面,对胸外科进行了介绍及成果展示。最后,他表示,卓越的学科建设,对内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相关学科的联动发展和进步;对外能带来辐射效应,成为医院品牌宣传的一面旗帜。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俞康信副总裁: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从1969年建厂以来,在医药工业百强/研发排名中不断刷新,稳中有进,到目前已经是中国化学研发综合实力中稳居前三的。目前正大天晴有四大生产基地,从研发设计到药品生产,从市场流通到临床信息反馈,建立了产品全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在产品方面,正大天晴在肝病药物、抗生素、呼吸等领域均有相关的药物,尤其肿瘤、血液这两个领域的药物非常全面。在药品的研发上,正大天晴共有六大研发平台及多个共建实验室。
俞副总裁表示,在这些硬件的基础上,正大天晴将以”为民族、抗肿瘤“为使命,继续推动临床新药研发、学术交流、医疗改革,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
讨论环节,陈传本院长、崔书中院长、方红明院长、李宝生副院长、徐仁根副院长、张晓春副院长共同探讨了一流肿瘤学科建设难点及解决办法,肿瘤医院如何更好聚焦患者痛点推动医院学科高质量发展,如何以学科为引领推动学科群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等相关问题。
十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启发了学科建设的“行”与“思”新思路,也为在线观看直播的观众带来了思考和借鉴。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