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列国志 | 模型里的英国病人(上)

2020
06/19

+
分享
评论
岳照宇 / 健康界
A-
A+
“群体免疫”为何来了又走?

愚蠢、疯狂、骗子、不负责任……

这是在3月12日英国公布应对新冠疫情的“延缓”策略后,部分媒体和学者对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评价。

约翰逊显然没有疯,是谁给了他“制造群体免疫”的信心?这样的信心为何在3天之内又化为乌有?

科学,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群体免疫”是如何讲出口的

3月12日,英国的抗疫才正式走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那之前,这个国家的疫情走势,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初起曲线类似。1月31日,英国境内首次出现输入的新冠病例。在两位“好邻居”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一再帮助”下,英国对疫情的“遏制”策略终于交出了日增超200例的成绩单,进入了快速增长区间。

3月10日,意大利扛不住了,在欧洲大国中率先宣布全国性的“社交隔离”。

(截至6月12日的每日新增病例走势,受限于检测能力,这一数据的变化并不能完全反映疫情的真实走势)

英国政府此前发布的应对疫情规划包括4个阶段:遏制、延缓、研究以及缓解。在遏制阶段,最严厉的措施是在患者就医并确诊后追踪其密切接触者。

当伦敦希斯罗机场对自意大利而来的乘客并不实施测温和登记时,这样的遏制注定会走向一个结果。

3月12日,约翰逊宣布英国防疫政策的重大举措:

  • 有症状?自己在家隔离7天吧,我们就不给你检测了(所以恐怕全国实际确诊数我们也无法掌握了)。

  • 症状不加重,就不要来医院、最好也不要电话咨询NHS(即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可以上网查NHS的资料;

  • 我们会聚焦在重症患者,检测和医疗资源都会留给他们;

  • 学校的海外旅行要取消,但暂时不用关闭校园;

  • 有健康问题的人不要邮轮旅行;

  • 大型集会暂时也不用停。

就这样?就这样!

这不是会不会抄作业的问题,而是要“自爆”的节奏。

但冷静下来,你会发现其核心很明确:延缓。

有意思,连确切人数都不打算掌握了,确定这是要延缓?

那么我们再来重复一遍“延缓”政策的目标: 尽可能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并尽可能把疫情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延后,错开流感季,以降低卫生系统的接诊和治疗压力。

减缓对医疗资源的冲击,为医疗系统扩容赢得时间,是核心中的核心。

但这依然说不通,不延缓感染速度如何延缓冲击?又如何能保证其重症人数不快速攀升最终压垮医院?、

其答案是,模型说的!这样可以!

在3月13日接受电视采访时,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说,按照模型模拟,让有新冠感染症状者在家自我隔离,就已经隔离了绝大多数传染源,这是测算出来的最好的措施,比之更强硬的社会隔离方案,并不能带来更好的阻断效果。

以叫停大型活动为例,他的逻辑是,那会触发民众更多地小规模聚集,从而带来感染的增加。

实际上,在瓦兰斯和首席医疗顾问克里斯·惠蒂的思路中,远虑大于近忧:比“当下”更值得警惕的,是2020年秋冬的第二波疫情。

模型认为,如果采取强硬的隔离措施,未来一旦解封,民众活跃度骤增带来的感染高峰将剧烈于过往的任何时段,再与传统的呼吸道易感季叠加,压垮医疗资源将成为必然。

从一月底就关注、研究疫情的惠蒂给英国政府传递的概念也是,新冠病毒将“无处不在”,短时间内无法被消灭。那么,用拧小水龙头的方式,也许才能保证水池的水始终不会溢出来。

也就是在这样的铺垫下,瓦兰斯在回答提问时给出了“群体免疫”的实现场景,即约有60%的人感染,从而形成“事实上”的免疫屏障,而这一屏障的最大受益者,将是老年人。

作为英国首席科学顾问,瓦兰斯就任前曾在葛兰素史克任研发总裁。其前同事、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教授宁毅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曾表示,瓦兰斯擅长管理,但并非传染病专家,也许他的团队对模型测算很有信心,但实现难度太高且其之前的措施也比较“失败”。

(从左至右分别为瓦兰斯、约翰逊和惠蒂)

虽然在之后两天的政府“灭火”中,包括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在内反复强调,这不是政府计划、措施中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用于描述未来场景的概念。

但质疑之声已在全球掀起了巨浪。从英国科学界到中国科学界,科学家们纷纷严厉地对这种草率地、不负责任的抗疫方式给予批评。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社交媒体上评价约翰逊政府为“拿公众安全玩轮盘赌”。

我国生物学家饶毅教授也为此撰文,称这是英国首相的“谎言”。他指出,群体免疫的前提是有疫苗,通过广泛的疫苗接种,为没有接种者提供免疫屏障,这与英国政府抛出的概念完全相反。

许多持相同观点者,将这一政策的理念概括为“让社会自然淘汰感染者”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包括英国前卫生大臣杰里米·亨特在内的诸多人士则担忧,与意大利相距四个星期的疫情“周期差”将因为这个近乎毫无作为的措施而被抹平。那意味着,英国将重蹈意大利的覆辙。

“群体免疫这个话题出来以后,英国民众的反弹实际上并没有媒体和科学界那么大。” 旅居英国的华人学者Carson Gao如此回忆。

他认为,约翰逊个人及其内阁在过往的表现,已经在民众中证明了他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有媒体将他比喻为英国版特朗普,但他绝对不是!”Carson Gao分析说,约翰逊当过伦敦市长、外交大臣,有丰富的从政经历,担任首相以来,在脱欧中一系列表现也证明了他是一个非常果断、不怕采取强硬手段的领导者。

“现在看来,政府在抗疫过程中肯定犯了一些错误,比如,哪怕只提前一周实施更强硬的措施,效果比现在还会好太多。还有在降低死亡率的处理上。”他向笔者分析,对于一个形象靠谱的领导者,在当时抛出这样一个措施,又有科学家背书,民众并不会出现很激烈的反弹情绪。

另一方面,这也与民众本身对疫情的认知有关。

首先,新冠肺炎的致死率在流感和非典之间,但是英国人并没有经历过非典。因此当中国将策略偏向于“对标”非典“时,英国从政府到民众都偏向于这种病类似“大号流感”。Carson Gao举了个例子,他所在的大学,停止线下教学前的最后一堂课,课堂上三个同学还凑在一起,嬉笑着分一袋薯片吃。她们并不认为这有丝毫不妥。

其次,在西方社会,“小我”意识本就普遍高于“国家”意识。在警惕性还较差的情况下,民众对于国家采取强力干预措施的意愿也不强烈。

但也有不同的看法。

实际上,在此前一天的发布会上,瓦兰斯与约翰逊一起,向公众释放了一连串不亚于“群体免疫”的概念:疫情在英国的高峰期将会持续10个到14个星期, 50%的人群会在高峰期的3到4周内感染,95%的人群将会在9到10周感染病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群体免疫,英国防疫政策,疫情模型,ICU床位,社交隔离,首相约翰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