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卫生健康公报解读:公立需减重,民营得长肉,基层要补钙

2020
06/15

+
分享
评论
刘宇琪 / 健康界
A-
A+
健康界通过与过往年度卫生健康年度公报的数据进行对比,梳理出数据变化背后的趋势,有助于厘清下一步工作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

6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对2019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对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基层卫生等工作的全年数据进行了统计。

《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8年的77.0岁提高到77.3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8.3/10万下降到17.8/10万,婴儿死亡率从6.1‰下降到5.6‰。多项数据均表明,2019年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总体上取得了进步。

在喜人的成绩之下,如何巩固2019年的成果,继续调整公立与民营、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关系,优化医疗布局和诊疗行为的结构性问题,解决资源与需求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将是2020年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健康界通过与过往年度卫生健康年度公报的数据进行对比,梳理出数据变化背后的趋势,有助于厘清下一步工作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

《公报》主要统计了什么

在医疗卫生资源方面,《公报》显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继续增加,总数超过100万个;床位总数增加40.3万张,达到880.7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8年6.03张增加到2019年6.30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292.8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7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18人。

在卫生费用方面,201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65195.9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4656.7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7428.5亿元,占26.7%;社会卫生支出29278.0亿元,占44.9%;个人卫生支出18489.5亿元,占28.4%。与2018年末相比,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下降0.25个百分点,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较2018年增长0.15个百分点(见表4)。

全国总诊疗人次比上年增加4.1亿人次(增长4.9%),住院量比上年增加1143万人(增长4.5%),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上升0.1%。公立医院入院人数17487万人,占医院总数的82.6%;民营医院3696万人,占医院总数的17.4%。

《公报》特别指出,2019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83.6%,其中:公立医院91.2%。与上年比较,医院病床使用率下降0.6个百分点,但是公立医院上升0.1个百分点(见表7)。2019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1日,比上年略有下降。

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方面。2019年底,全国3.02万个乡镇共设3.6万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37.0万张,卫生人员144.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3.2万人)。与上年比较,乡镇卫生院减少349个(乡镇撤并后卫生院合并),床位增加3.6万张,人员增加5.4万人。

2019年底,全国53.3万个行政村共设61.6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人员达144.6万人。与上年比较,村卫生室数减少0.6万个,人员总数减少0.8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减少6.5万人(见表9)。2019年村卫生室诊疗量达16.0亿人次,比上年减少0.7亿人次。

数据背后:这些趋势值得关注

公立医院“减重”要更坚决

随着取消药品加成、临床控费、分级诊疗、绩效考核等一系列的政策落地,公立医院革新发展模式,尽快完成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减少公立医院数量,控制床位扩张,是政策推进最直接的效果。《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比上年共减少102个,从床位数情况看,公立医院床位较2018年增加17.4万张,增长3.61%,增长率为5年来最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减重”成果,也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大医院狠心放弃扩张,将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的趋势已经显现。

但机构总数的下降和床位数增幅的下降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公报》显示,2019年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为91.2%,比上年同期提高0.1,增长率为0.11%,而民营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床位使用率均同比下降。从这个角度来看,公立医院“一床难求”的现象尚未扭转。

另外,公立医院的“瘦身”也带来一系列的“阵痛”。2019年《公报》显示,公立医院床位在全国医疗机构总床位中的占比同比下降,全国医院总的686.7万张床位中,公立占72.5%,民营占27.5%。与2018年的73.7%和26.3%,2017年的75.7%、24.3%相比,下降趋势明显。与此对应的是公立医院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增幅的下降。以人均住院费用一项为例,按可比价格计算,2019年公立三级医院的该项指标下降了0.4%。因此导致了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下滑。

边扩张边闲置的民营医院

医改的浪潮和社会资本的引入助推社会办医蓬勃发展,在政策的扶持下,民营医院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有目共睹。

《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民营医院较上年增加1447个,增幅为6.8%。在新增的34.7万张床位中,民营医院增加17.3万张,增幅达到了10.09%,高于公立医院的3.61%。政策支持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的效果在这组数据中得到显现。

与此同时,对另一组数据“床位使用率”和“平均住院日”的分析,则引导我们对民营医院的发展进行更多的考量。《公报》显示,2019年民营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呈现出下降态势,从2018年63.2%下降到61.4%,平均住院日则从8.9天上升为9.4天。虽然平均住院日的上升可以部分归结为民营医院诊疗服务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要警惕民营医院存在通过延长住院天数提高床位使用率增加收入的可能性。

一方面是床位总数的快速增长,而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的床位空置。因此,民营医院的扩张模式是否健康,还需要更加精细的研判。医院管理专家秦永方对《公报》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增加的床位总数中,按照医院级别不同床位数增加幅度不一,级别越高床位增幅越高。除了三级医院床位使用率为与2018年持平保持在97.5%之外,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都呈现下降趋势。

而现实是,目前的民营医院中的三级医院占比很低,医院“上等升级”的条件中一个重要条款便是床位的数量。医院若以升级为目的进行扩张,便不可避免会遇到床位使用率低的难题,运营成本增加,为良性发展增添阻碍。

基层在成长,但还不够“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卫生健康公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院床位,民营医院扩张,病床使用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