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科建设常态化的培育?

2020
06/05

+
分享
评论
郭俊(特约) / 健康界
A-
A+
医院学科建设常态化,最终都是以开展学科创新业务为战略思路。围绕医疗需求用户做决策,凸显出医院价值的学科业务产品,才是医院学科建设常态化出路。

受疫情影响,医院管理者的心态也在发生改变,有的医院在线上直播赚流量,有的医院则是冷静思考医院的未来定位,探索学科发展新模式。对于大多数医院来说,除了要面对止损和生存的考验、医疗市场会越来越难做等各种现实问题外,还要面临更深层次的拷问:以前犹豫的学科建设,现在是不是必须去做?学科建设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值得长期投入?

1、学科建设常态化是医院必然的选择

第一,这次新冠疫情,让大多数医院见识了提高危急重症综合诊疗能力的重要性,院长们开始意识到医院多学科协作能力发展脆弱的现状。在2020年下半年这个时间段,把培育学科建设常态化,当成实现医院学科建设与临床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医疗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资源供给创新来做,其成效必然成为医院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一家有创新精神的医院,不仅仅是靠医疗质量、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体验取胜,更重要的是靠学科建设的核心能力,只有具备行业领先的技术能力、高标准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精细化的运营管理能力,才能将优质医疗服务提供给需求用户。无可置疑,打造医院品质学科建设,对于学科产品化生态建设能力的增强、医院经济运营效率的提高、医院业绩量营收的贡献度,都有显著的成效。这是应对新冠疫情背景下,学科建设创新的最佳方式,也是降低运维成本的重要策略,更是推动医院良性发展的战略愿景。

第二,多家医院院长一致认为,当下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在需要花很大的精力用于医院学科建设观念的转变,以及建立相应的机制上,但其挑战颇多。一是目前大部分医院,缺少医疗服务产品整合与资源持续优化的手段以及能力;二是学科建设归根到底是解决医疗服务特定场景、特定需求的科学实践问题,在于解决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稳定的收入。

新冠疫情背景下,医院面临着边缘业务收缩、营收减少,急诊手术、危重症增多、院内感染防控任务加重。也就是说,今年二季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季度,业务增长的痛点已经临近“天花板”,不仅对医院学科建设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压力,而且还对二季度业绩量造成影响。

当下关键的着力点,应该是在实现医疗产品价值转化效率上,怎么把现在最重要的学科业务运营得好?有了这样的驱动,才会有医院稳健的财务和运营表现。具体操作而言,产品疗效是王道,学科产品化是根本。这时候,考验的正是院长能否具备医疗服务资源要素驾驭能力。

第三,长远看来,学科建设常态化培育,需要做到五个方面:第一,把学科业务架构搞清楚,大框架中每个细分业务的模块;第二,辅助适配的多学科治理理念;第三,诊疗数据共享;第四,学科资产增值;第五,学科资产进行产品化的变现。

简言之,学科建设常态化的真正价值,必须具有科学实践的产品化矩阵和稳定的用户粘性。也就是说,学科产品化需要针对不同复诊率等级的医疗服务产品,采用调性适合、精准对路的医疗服务产品化矩阵。这也是为什么医疗需求用户往往青睐大医院,是因为行业顶级医院实力强,具备了优质学科业务和精耕服务的强大影响力,对于医疗用户的需求确定性高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意味着分级诊疗更加需要从强化基层医疗业务实力做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疗,业务,服务,医院,学科建设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