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多条设置通道力促,未来半年这4个学科的“地方队”将频繁亮相

原创 2020-06-03 20:53 张文康 / 健康界

在2020年底前的半年内,设置妇产、骨科、传染病和老年病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工作势必将大大提速。

随着医改的持续深入,改变“异地就医”是落实分级诊疗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提出,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建设一批国家医疗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提高各个地方疑难重症的诊治水平,缓解北上广的医疗压力,使得就医格局能够改变,使得每个省、每个区域都能解决自己的疑难重症问题。

至2019年底,首批委省共建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生根”。按照过往时间表,至今年底,应完成12个学科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工作。

健康界梳理发现,未来半年将是各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建设的密集期。

“国家队”已有实质性动作

5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5.8《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

作为两级“国字头”的医疗中心,其设置区别在于,前者以顶级团队所在医院为主体,建设专科类的“国家队”,后者既有综合类,也分专科类。同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曾提出“大片区”的概念,但目前在“落地”中,以委省共建为例,其具体设置仍以省为单位。

在2019年1月24日发布的《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

对于遴选标准的要求为:符合规划和设置标准的医院,经审核通过,可直接设置为相应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符合规划但无达标医院的,通过委省(市)、委校共建,加大投入,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比照标准建设,达标后再予以设置。

健康界梳理发现,2020年以来,部分“国家队”已经开始在各地有实质性的“动作”。

比如,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一北一南”两个院区分别实现对异地医院的托管或共建。

2020年 4月30日,经过了搬迁、整合后的新疆儿童医院所有诊疗服务在疫后已恢复正常运行。接下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将对其进行全面托管。此次托管目标十分明确,即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管理模式创新等举措,将新疆儿童医院建设成为立足新疆、面向西北、辐射中亚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就在同一天下午,由安徽省政府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共建模式建设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合肥揭牌。

根据规划,新建成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设置床位将达到800张,年门诊量可达200万人次。这意味着,疑难重症患儿不出安徽省就能享受来自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

多条设置通道力促建设

除了达标可直接设置外,另一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通道”为委省(市)、委校共建。

2019年9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辽宁、浙江、山东、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第一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随后,四省纷纷公布落户本省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名单及参与设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医院。(详见表1、表2)

表1 广东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情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国家,设置,区域,医疗,医院,传染病,心血管
VI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