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日本医疗业发展进程,他们究竟好在哪儿
据报道,日本医疗业在2025年改革目标是:社区医养结合供给,提供医疗、康复、介护、生活援助综合服务。在2040年改革目标是:医疗供给题的三位一体,即社区医养综合体系、医疗资源公平化、医疗水平均衡化。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日本一方面已实现更高的人均预期寿命,医疗业发展始终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对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得失有系统性借鉴,值得多关注。
一、日本对公立与私立医院采取不同税收制度
截至2018年,日本有8324家医院,102396家一般诊疗所,68488家齿科诊疗所。在医院中,国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合计数量不足20%。日本已建立针对医院多经营主体的税收制度:对国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全部免税;对医疗保险机构、红十字会等大型医疗福利团体附属医院的医疗保健事业免税,但对收益事业课税;对医疗法人的所得收入全部课税。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原因是日本国立医院和公立医院要承担很多的公共性质服务,且为较偏远薄弱地区提供医疗服务,国立医院和公立医院普遍处于连年亏损状态。
这与我国目前对公立与私立医院逐步采取更显公平一致的支持条件有所不同,我们在鼓励社会办医的时候还设想由私立医院来填充较偏远薄弱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在日本发展经验看来,似乎是一个典型悖论。
另一个原因是由高端医院承担较高水平的赋税,有很明显的经济合理性。尤其是经济社会发达程度较高的阶段,医疗服务业作为有重要表现和产值产出的支柱行业之一,不可避免存在很多收益事业,应该为国家赋税做出相称的贡献。两国见国情虽不同,我国在鼓励社会办医发展的同时,应及时筹划细分政策、区别对待,体现公立与私立医院、社会办医内部差异。
二、日本重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不可替代作用
“日本实施极其严格的医师准入制度,所以诊疗所的医疗水平十分有保障。一般如果有什么感冒、头疼、发热等情况,日本人的第一反应是去附近的诊疗所看看。日本医师虽然有开设诊疗所的各种自由,但很多都是老大夫在累积了一定经验之后才出来看诊疗所。即便是小诊疗所,医生整体素质也好。小诊疗所的广泛设立,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国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日本有较多的一般诊疗所和齿科诊疗所,有人戏称近年新开业的齿科诊疗所似乎比便利店还要多。自由开业的情况下,做齿科医疗更赚钱,所以新增数量很多。在一般诊疗所,医养结合、保健医疗成为热门词。以不同社区的医疗需求特点为中心,不断调整医疗服务的功能布局。像日本五大高发疾病,有癌症、中风、心梗、精神疾病、糖尿病都能在社区方便地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