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新冠病毒,喝牛奶比喝粥更管用!
前几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连线张文宏教授为华侨留学生等在线解“疫”答惑。“在最近一段时间有在印度生活的中国公民有回国的打算,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没有感染的风险,只能想办法把风险降到最低。”张文宏教授提到。
如何将感染的风险降到对低?
张文宏教授建议,回国的途中尽量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接触后一定要记得及时洗手。可是全程佩戴口罩就不能不吃不喝了吗?当然不是,不吃不喝坚持过国内是没有必要的,张文宏教授也不赞同这个做法,他也认为只有在吃饭喝水的时候才有必要把口罩摘下来,其他时间需要全程佩戴口罩。
为什么一定要吃喝呢?因为增强营养才能有力气对抗病毒,也就是说增强营养对抵抗病毒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大家不要不吃饭不喝水,也不要只吃方便面,可以带一些富含高蛋白质的便携食物,吃完及时洗手就好,这样被感染的风险微乎其微”张文宏教授这样说。
食物种类以及营养如何抵抗病毒感染
张文宏教授曾表示早餐一定要吃充足的牛奶和鸡蛋等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喝粥,这样的判断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理解,引发了不少争议。毕竟我们中国人大部分早晨是习惯喝粥的,而不是牛奶。
这次张文宏教授用实际的案例回应了大家的质疑,他提到,上海有很多输入性病例,这些人有年轻的有年老的,但是发现年轻的、营养补充比较充足的了新冠肺炎患者发展成重症的几率就很小。相对于这些人,那些营养状况不好的患者,病情就进展地比较快。也因此院方调整治疗策略,医嘱上要求患者每天吃鸡蛋,将血清白蛋白调到一定水平,否则病人没有机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其实,关于这一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就曾在2月份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指出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有助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与救治;并对新冠肺炎感染者、一线医务人员和一般人群均提供了相应的营养支持方案。其中,奶及奶制品是营养专家们多次提及的重点。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奶及奶制品更是必不可少的营养补充剂。
所以张文宏教授强调,每个孩子都应当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如果有足够的身体资本和免疫力资本就可以扛过去。同时张文宏教授也奉劝所有归国的留学生在途中一定要好好吃饭,加强营养,千万不能因为怕感染而不吃饭。
有些回国人隔离14天核酸检测为阳性,隔离时间需要延长吗?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月16日通报的一起境外输入关联病例:一名中国在美国迈阿密读书的留学生,从美国回京后被集中隔离, 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14天后解除隔离。可回家两天后就出现发热、咳痰症状,第5天去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一家人一查,其母亲、弟弟、外公三人都确诊。一家五口,共四人确诊!而该留学生在家期间独居一房,并未外出。
这让人们很担忧,隔离14天后还能检测为阳性,对此人们会认为隔离时间是不是短了,是不是应该延长隔离期限?对此张文宏教授表示,目前没有必要因此延长隔离期限。“这个病毒第一周传播性很强,之后逐步降低,到第三周已经很低了。有些国家还打算把隔离期缩短到一周。”张文宏说,如果因为一两个尚未查明真相的个案,就把隔离期限延长到三周甚至更长,缺乏科学依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