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突发公卫事件?不要慌,听听院长的思考再发个朋友圈
遭遇突发公卫事件,社会难免会出现恐慌情绪。想要避免恐慌显然需要强大的应对机制兜底,以实现快速反应、快速解决。那么,怎样的应对机制是最为稳固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众多院长或亲赴一线、或远程连线参与武汉抗疫,他们的管理视野与抗疫经验相碰撞,将会带来怎样的思想火花?
5月8日,由健康界策划出品,诺和诺德独家支持,主题为“多维度应对突发公卫事件的决策与思考”的线上会议成功举办。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院长周智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刘云、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瑶、健康界创始人赵红出席了本次会议。
两个小时的精彩分享,累计观看量达1.9万人次。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
“怎样降低病死率”,尚未入汉,施秉银院长就已在反复思考这一问题。面对严峻的客观形势,医疗队千方百计保证医疗质量,要求医生定时查房,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高度关注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和人文关怀。面对院区整体病死率不低的状况,施秉银院长提议并参与成立了降低NCP患者病亡率小组,将“降低病死率”的理念融入全院区的救治之中,病亡率显著降低。作为内分泌专家,施秉银院长认为,对于糖尿病患者,及时的血糖监测对治疗非常重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
作为江汉方舱医院院长,孙晖书记全程参与了方舱医院的建设与管理。针对先天条件差、队伍多、难度大等问题,江汉方舱医院制定“3×4”的工作思路,强调三大协同机制,快速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流程,筑牢保障体系,形成了方舱文化,将方舱医院打造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英雄的武汉,因为有英雄的你”,孙晖书记将所有的感触都浓缩于此。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刘云
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首先是要用心照护,尤其是基础病与并发症多的老年患者。然后要注重关口前移和感染控制,关注早期康复干预的作用。战场小广播、生日贺卡、信息工程师参加医疗队,一系列举措为医疗队保持战斗力提供了支撑与保障,尤为刘云院长所乐道。此外,刘云院长还认为,医学将来应当与公共卫生进行融合,并且要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养。
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瑶
几乎全程参与雷神山医院的张瑶院长分享了雷神山医院建设和管理经验。强力管控执行、坚持最高标准,专业机构与检测机构同步进场开展工作,保障了雷神山医院高质量高效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雷神山医院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多学科合作,将防护关口前移,同时还高度关注人文关怀,最终实现了高治愈率、低死亡率和运行零事故、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全程没有一起投诉、一起怨言。
在会议讨论环节,几位专家领导就“平战结合”“人工智能”“信息化”等话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院长周智广
湘雅二医院目前正在打造公共卫生的救治中心,周院长认为,将来要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要高度融合,将常态的创伤、危重症救治与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进行集中管理。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
施秉银院长认为,目前的传染病的判断机制过于复杂,容易导致延误,在此基础上,防控关口的前移非常重要。此外,公共卫生和医院应当进行融合,甚至可以考虑直接在医院中设置单独的科室专门负责公共卫生的管理。
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瑶
对于平战结合,张院长认为,应当发挥医疗机构的前哨作用,并组建专业的应急队伍,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措施,做好基建设备保障以及信息化建设。此外,要发挥社区医院的作用,与大医院分工协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
在孙晖书记看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展现了中国雄厚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实力,同时也提振了行业对国产设备的信心。医院目前有很多场景可以与理工科进行结合,希望未来可以依靠科技来迅速、从容的应对突发公卫事件。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刘云
刘云院长认为,目前信息化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是相对落后的,主要在于几个原因,包括数据源无法打通、无法实现标准化,使用思路不明确等问题。疫情后,医院应当明确如何使用数据,建立起使用模型,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
直播时间
5月8日(周二)19:00-20:40
观看渠道
1、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
2、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观看
http://study.cn-healthcare.com/collegewap/585
本期嘉宾简介
周智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院长。教授、一级主任医师,“湘雅名医”,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侯任会长、IDF官方杂志《Diabetes Research Clinical Practice》等5本英文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杂志》主编。
先后主持国际国内课题42项, 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国家及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2项,培养毕业研究生139人;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施秉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三五人才。
兼任中国老年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陕西省内分泌代谢分会会长、陕西省内分泌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美国《Thyroid》杂志及《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
于1998年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2005年获中国医师奖,2007获我国百名医德标兵,200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师德标兵,2010年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201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及伯乐奖。2012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中国好医生。
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诱导了对Graves甲亢的免疫耐受、首次成功制备了恒河猴Graves病动物模型。
孙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武汉江汉方舱医院院长。医学博士,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医院协会医医疗质量专业委员会医务学组委员、湖北省医院协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健康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专业学组、中西医结合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临床营养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
从事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领域临床诊疗和研究,致力于医院医疗管理工作。在SCI和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十余项国家级、省级临床科研课题工作,研究项目获湖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刘云,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江苏省援武汉第七批医疗队队长。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兴卫工程”“强卫工程”重点个人、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
农工党南京医科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政协委员。
张瑶,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武汉雷神山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兼任湖北医院协会副会长、武汉市医师协会第三届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养结合专委会委员。
赵红,健康界创始人。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社会办医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
2004年9月创办《中国医院院长》杂志,2012年3月创办健康界。曾任《中国经营报》产业部主任、《中国联合商报》副总编、《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常务副社长兼主编。
健康界介绍
自2012年创立以来,健康界始终秉承“为了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发展理念,把医疗健康领域用户的需求作为第一需求融入到品牌建设中。展望未来,大健康领域将继续在多层次、多需求的常态中行进,短中长期的政策扶持将持续,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的通道中,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健康界将继续以“融识 融智 融商”为运营思路,践行“品行 品质 品位”的服务追求,执行以下发展战略:
(一)坚持践行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为医疗健康事业传递知识、持续赋能,为健康中国事业助力。
(二)坚持以传媒原创为灵魂,以全网营销为平台,开展品牌营销、整合营销与社会化营销。
(三)在传媒业务的基础上,扩大对医学教育、创新成果转化、医院品质提升、县域健康促进、互联网技术开发等专业业务的扶持和投入力度,确保长效发展。
(四)集团化运营,统一人、财、物的管理,便于资源的调配,打造综合服务的优势,释放乘法效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