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我国公卫应急体系建设重点关注这些方面

2020
05/09

+
分享
评论
赵家将(整理) / 健康界
A-
A+

李斌表示,下一步针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将从加强公共卫生的组织领导、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法律法规预案和监督机制的建设等六方面进行考虑。

5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19年国务院部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将作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重点方面来推进改革,不断提升我们应对能力和应对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李斌直言,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是对我国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应对过程中,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短板。

他表示,下一步针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我国将从加强公共卫生的组织领导、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法律法规预案和监督机制的建设等六方面进行考虑。

具体来说,一是推动加强公共卫生的组织领导,提高全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

二是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为重点,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加强培训和演练,强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的救治机制,夯实基层的网底。

三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此外,还要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提升中医药救治水平。

四是要加快构建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健全统一的应急保障体系,配合相关部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制度,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五是推动加强公共卫生法律法规预案和监督机制的建设,强化执法与监督,建立全民动员的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公共卫生的社会参与。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分享中国经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公共卫生,体系,机制,重大,应急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