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会随温度升高而消失吗

2020
05/06

+
分享
评论
许琦敏 / 文汇报
A-
A+
现有研究尚未得到支持环境温度和紫外线辐射可减少新冠病毒传播的确切证据。要摸清这一全新病毒的传播规律,还需大量研究跟进,即便到了夏季,仍要做好个人防护。

问:气温升高对新冠病毒有什么影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现有研究尚未得到支持环境温度和紫外线辐射可减少新冠病毒传播的确切证据。要摸清这一全新病毒的传播规律,还需大量研究跟进,即便到了夏季,仍要做好个人防护

冠状病毒怕热,进入5月,气温升高,新冠病毒会自动消失吗?阚海东表示,炎热可能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现有研究尚未得到支持环境温度和紫外线辐射可减少新冠病毒传播的确切证据。

以往一些研究表明,寒冷和干燥的环境有助于病毒的生存和传播,温暖和潮湿的环境则会减弱病毒传播。但从现有研究和报道来看,新冠病毒存活的适宜温度和范围比较广,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南半球国家出现的本土传播案例,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比过去的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对高温更为耐受。据WHO报告,截至4月底,印度的确诊病例约3万人,当地气温高达38℃;位于南美洲的巴西气温超过40℃,当地确诊病例已逾6万人。因此,科学界更倾向于认为,夏季气温上升可能会降低疫情的流行强度,但不太可能让新冠病毒自然消失。

阚海东强调,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病毒,过往经验很难生搬硬套。尽管现在全球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对其进行研究,但要真正摸清它的传播特性和规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之前,大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多开窗通风,身处人群密集处要戴好口罩。

问蚊子、蜱虫会传播新冠病毒吗?

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庄建林:目前未有蚊子、蜱虫等传播新冠病毒的报道。从传播机理看,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与蚊媒传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但夏季仍需预防蚊虫叮咬

眼看夏天即将来临,蚊子、蜱虫等也活跃起来。这些传播病原体的“惯犯”会不会成为传播新冠病毒的帮凶?庄建林说,目前未有蚊子传播新冠病毒的报道,而且从传播机理上看,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这与蚊媒传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

蚊子能够传播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多种病毒,而蜱虫能够传播新型布尼亚病毒、螺旋体等。从直接证据来看,目前尚无确诊病例是因为蚊子、蜱虫等叮咬了新冠肺炎患者后再次叮咬其他人而感染。而且,东南亚、非洲等气温较高、蚊虫密度更高的地区,至今未有报道蚊子会传播新冠病毒的现象。从间接证据来看,当年的SARS、MERS等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也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在更长时间的流行中同样没有发现冠状病毒经蚊虫传播的案例。

再者,从机理来看,飞沫传播和蚊媒传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播方式。一种病毒如果能够通过蚊子或蜱虫叮咬传播他人,那么它首先要能够在这些动物体内成功复制。目前,新冠病毒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尚未发现其具有蚊媒传播的能力。尽管如此,蚊虫仍是其他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夏季还是要预防蚊虫叮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病毒,传播,气温,研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