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生物药企上市面临抉择
4月27日晚间,据新闻联播播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随后,证监会就创业板改革向社会各界公布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下称《注册办法》)。
《注册办法》明确了创业板新的定位: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可以看出,上述定位与2019年正式开板的科创板有所重合,创业板本次试点注册制亦可被看作是科创板的延续。实际上,自从去年科创板正式开板以来,已经有多家生物科技企业成功上市,从而为创业板施行注册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生物医药企业还是选择科创板
就目前而言,创业板施行注册制之后,其功能定位与科创板进一步拉近,这是否会让后续企业在IPO时出现两难,这也是业界关注的重点。
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告诉健康界:“从两者的定位来看,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总的来说,创业板不一定非要创新企业,而科创版则对技术含量要求高一些。”
“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如果面临IPO则需要考虑的是,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本身规模相对大一点,而在科创板上市企业其自身则更灵活一些,规模可能也更小一些。”赵衡说。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选择科创板和创业板哪一个更适合自己呢?从目前官方给出的政策信息来看,科创板占据的优势更加明显。
申万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彭文玉认为,尽管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成功经验可借鉴,但创业板注册制上市定位覆盖面或更广,因而可以预期的是,创业板注册制在上市定位方面可能更看重企业的成长属性,而不局限于行业属性。
约印医疗基金董事总经理熊水柔也告诉健康界,整体来说创业板的注册制对整个一级市场的退出是重大利好,医药医疗企业都会受益注册制。
“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的特点是科技属性比较强。创业板的定位会更关注传统企业和新技术的融合,医疗服务、医药流通等模式和服务创新型的主要细分赛道会更加符合创业板的定位。” 熊水柔表示。
事实上,创业板不拘一格,不考虑企业本身的行业属性早已有之。此前深交所便表态,将扩大板块包容性和覆盖面,这也对于医药行业的受益性大打折扣,毕竟对于行业属性较强的生物企业来说,科创板的定位对于自身更准确一些。
注册制能否得到贯彻落实?
截止4月28日,目前在科创板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为32家。在这32家企业中,微芯生物是第一家通过注册制成功挂牌科创板的企业。
不过,微芯生物的上市历程也曾一波三折。当初,微芯生物是作为科创板第一批通过的3家企业之一,但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不少企业已经获取注册并确定上市时间,而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微芯生物却迟迟未能注册,一时间谣言四起。直至2019年7月17日晚间,证监会才终于发布官方消息,同意微芯生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为何拖了这么久才注册成功?当时业内普遍存在一种说法是:微芯生物本身的发展理念是以利润为导向,这和以创新为导向的科创板审核理念相冲突。
当时,证监会对于微芯生物IPO的管控措施受到了部分业内人士的异议,甚至引发了科创板能否真正实施注册制的质疑。例如投行界资深人士王骥跃便认为: “如果微芯生物因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实质判断被否了,法治化市场化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更多也只是个口号罢了。”
事实上,针对市场所质疑的注册时限问题,外界有所误读。根据规定,证监会在20个工作日内对发行人的注册申请作出同意注册或者不予注册的决定。
而当微芯生物科创板挂牌成功后,类似质疑之声也随之减弱。如今,创业板也开始施行注册制,能否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值得期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