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电脑前办公与宅家看电视,竟是不一样的“烟火”
什么是“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久坐行为”是被定义为清醒时,代谢当量(METs)≤1.5的任何行为(如躺下或坐着的静止行为),而被动站立(安静地站成一排,或是站立不动发送短信或说话)的代谢当量≤2.0METs,也算是久坐行为。有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约有8-11个小时的久坐行为,久坐行为独立于运动时间,已与不良健康后果联系起来。就是说,即使你每天都有运动,但是仍有大量时间处于久坐行为中,也有可能导致不良的健康后果1。
由于当代社会交通、通许、网络的高速发展,在给予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使久坐行为的时长不断延伸。已有研究报道,久坐行为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有关,同时先前的研究也提出,久坐行为可能通过某些基因表达、代谢通路的变化,从而改变人们对疾病的易感性2。虽然科学家们不断研究探索久坐行为与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但针对不同的久坐行为研究,经常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健康成年女性久坐的总时间与收缩压呈正相关,但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指标无关
2020年4月2日,一篇发表在《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杂志上,题为“Are all Sedentary Behaviors Equal? An Examination of Sedentary Behavior and Associations with Indicators of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Women”文章提出:健康成年女性久坐的总时间与收缩压呈正相关,但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指标无关3。
图1: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7082643
研究人员通过两种研究方法,第一项研究收集了406名16-45岁之间的成年女性每天的行为数据,第二项研究使用women’s EXPLORE study的研究方法,测量了成年女性久坐行为的姿势、变换行为时的加速度,以此来区别活跃性久坐,以及非活跃性久坐(表1)。
表1:区别不同的久坐行为
研究人员每天早晨从每个受试者中抽取26ml空腹静脉血样本,以检查外周血中代谢、心血管和炎症相关生物蛋白标记物。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久坐不动的行为与任何身体组成变量或代谢疾病标志物之间均无相关性(表2)。久坐的总时间与收缩压呈正相关,但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指标无关。
表2:Pearson相关性分析久坐行为与人体测量学变量和生物标记之间的关系
先前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久坐行为和心血管疾病分子标志物以及代谢性疾病,之间存在关联。然而在该项研究中总久坐时间却与代谢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任何标志物都无关,只与收缩压呈现正相关。这或许是因为,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久坐行为的不同定义,导致矛盾结果的产生。同时这项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主观局限性:该项研究的数据是从相对年轻、健康的女性(从未患过心脏或代谢相关的疾病)样本中收集的,同时数据没有考虑受试者个人生活、工作环境信息,并且该项研究是针对在16至45岁之间的健康成年女性进行的,因此研究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其他一些人群(老年人、男性、患病人群)。
目前众多有关“久坐行为”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似乎都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极少有针对久坐行为与基因表达相关性的研究,2020年4月21日,《Nature Communications》一篇通过全基因组检测剖析久坐行为的文章“横空出世”,为人们“久坐行为”的生活习惯找到了新的解释。
“看电视”的久坐行为可增加CAD患病风险,久坐办公却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虽然已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久坐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和全因死亡率相关。然而久坐行为通过什么机制导致的疾病风险的增加,以及久坐行为可影响哪一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尚未确定。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Groningen)的Pim van der Harst及 Niek Verweij团队,发表了一篇题为“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for leisure sedentary behaviours”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首次鉴定了与“观看电视、使用计算机和车辆驾驶”这三种特定休闲久坐行为相关的遗传位点,随后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观看电视导致的久坐时间延长确实会增加冠心病的患病风险4。
图2: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5553-w
研究人员采用一种新的遗传统计方法(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来研究看电视和心脏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挖掘遗传因素对特定久坐行为的可能影响。借助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对42万多名欧洲人的数据展开分析。这一人群的年龄为40~69岁,是看电视时间较长的人群,平均每天看电视的基线时间为2.8小时。在平均6.3年的随访期间,有近1.3万人新出现冠心病。
研究人员首先采用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出了169个与久坐休闲活动相关的遗传位点(145个与看电视相关、36个与电脑使用相关、4个与开车相关,有16个位点在以上两种久坐性状之间出现了重叠)。并且初步分析来看,涉及到的基因多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
图3:久坐不动行为的全基因组和参与者基因分析结果。图A中的曼哈顿图显示欧洲血统人群久坐行为与全基因组关联的结果;红色为看电视相关位点,绿色为使用电脑相关位点,黑色为驾驶相关位点。图B中的维恩图显示不同久坐行为相关位点重叠。图C中的维恩图显示用一种或多种策略标记的基因重叠。
孟德尔随机分析表明,受试者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5小时,冠心病事件相对风险就增加44%,具有因果关系。冠心病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其他缺血性心脏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人员对教育程度、BMI、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糖尿病史和高血压等因素进行调整后,仍然可以看到看电视时间与冠心病事件发生风险的显著关系。
然而,他们也指出,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电脑、驾驶车辆与冠心病之间并不存在关联。先前已有研究发现,使用久坐在电脑办公的人群,工作时的代谢当量已经超过1.5MET阈值,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能量消耗提供了一层保护屏障,是其免受心血管疾病之类的慢性疾病的侵害5。
总而言之,这项新研究在观察性数据的基础上加入遗传学分析,支持了长时间坐着不动看电视对心脏健康有危害的观点。由于遗传变异可能会发挥多种作用,因此结果存在不确定性,这可能导致孟德尔随机化估值的混淆和偏差。因此,下一步需要更好地了解看电视如何增加患病风险,例如久坐引起新陈代谢不利变化等等。
管理“久坐行为”,可改善疾病风险
这项研究和之前多个“久坐相关疾病”的证据基本一致。此外,这项研究带来一个新启示,即基因在久坐行为中发挥作用。某些人群因具有相关基因位点,更倾向于把时间花在看电视上,而不是参加体力活动,因此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然而,虽然先天的基因决定你喜欢坐着看电视,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仍可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摆脱相关的疾病的侵扰。
已有研究将久坐行为与运动状态的相关利弊绘制成模型,以供参考1(图4)。
图4:久坐时间(垂直线)与中度-剧烈活动(MVPA)(水平线)的之间的关系。加号=健康的行为模式。减号 =冒险行为模式。注意:peripatetic =“四处走动和/或进行巡视”,表示未参加MVPA,但坐得很少。
该项研究提出,久坐的时间和身体活动可以并存。人们认为最理想的做法是低水平的就坐时间以及积极参与MVPA(右上方的“活跃和活跃”象限)。但是,对于久坐的人群,应该鼓励采用“游移性和非活动性”(左上象限)的运动状态才是更加现实的策略(至少在最初)。轻微运动的例子包括低强度的活动,例如站立和缓慢步行,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站起来”的零食店、超市店主就是这一模型的具体案例。
因此,即使你每天都宅在家里看电视,也要时不时站立活动,或者一边做运动一边看电视,适量轻度的运动即可减少冠心病事件发生率,也有有效代谢出身体内的多余的脂肪。简而言之,因此,除了必要的工作外,其他清醒的时间尤其饭后要少看电视,多运动哦!
参考文献:
1、Dempsey, P. C., Owen, N., Biddle, S. J. H. & Dunstan, D. W. Managing Sedentary Behavior to Reduce the Risk of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urrent Diabetes Reports 14, 522, doi:10.1007/s11892-014-0522-0 (2014).
2、Ranasinghe, P., Mathangasinghe, Y., Jayawardena, R., Hills, A. P. & Misra, A. Prevalence and trends of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adult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Public Health 17, 101, doi:10.1186/s12889-017-4041-1 (2017).
3、Beale, C. et al. Are all Sedentary Behaviors Equal? An Examination of Sedentary Behavior and Associations with Indicators of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Wom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 doi:10.3390/ijerph17082643 (2020).
4、van de Vegte, Y. J., Said, M. A., Rienstra, M., van der Harst, P. & Verweij, N.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for leisure sedentary behaviou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1770, doi:10.1038/s41467-020-15553-w (2020).
5、Hagger-Johnson, G., Gow, A. J., Burley, V., Greenwood, D. & Cade, J. E. Sitting Time, Fidgeting,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the UK Women’s Cohort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50, 154-160, doi:https://doi.org/10.1016/j.amepre.2015.06.025 (201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