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正常的临床试验积压了,医院、医生很操心,远程监查关键时刻“不顶用”

原创 2020-04-21 崔馨竹 /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疫情期间,针对日常病症的药物试验被打乱了节奏:推迟立项入组、受试者延迟用药、异地监查受限……

与新冠肺炎相关的药物临床试验备受关注,但针对日常病症的药物试验却被打乱了节奏。

推迟立项入组、受试者延迟用药、异地监查受限……前日,健康界分别和药企、医生及医院GCP(药物临床试验)中心负责人聊了聊这个让人“头大”的事儿。

药企:进行中的项目会“损失”数据

今年3月,礼来、辉瑞、默沙东等国际知名药企相继宣布暂停多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同时,国内的CRO公司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让公司错失了约一个月在中国区的运营时间,公司的临床试验服务业务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作为临床试验的主要需求方,国内某一线药企的工作人员张红告诉健康界,疫情期间临床试验并未完全停摆,但进展相对缓慢。

未启动的项目肯定要推迟。对于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准备注册上市的,由于疫情影响了药监部门的审批进度,上市也可能延迟。

正在招募及进行中的项目则相对复杂。

据介绍,相比去年同期,由于正常门诊量的直接下降,导致进入临床研究的患者大量减少,这直接影响了临床试验的推进速度。

而对于进行中的项目,一部分受试者还能正常用药,但数据无法采集造成数据“脱落”;另一方面,有的患者无法正常来院,连按时用药也无法保证,也就无法产生数据。

张红透露,对于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企业会采取一些措施变通,尽量满足患者用药及随访,避免出现这部分数据的损失。

“在疫情尚可的地区,口服药会采取寄送的方式尽量保证患者正常服药,对于注射药物会视患者的情况而判断。”她说。

医生:想办法给受试者寄药,试验周期被迫拉长

在临床试验中,临床医生要扮演重要的沟通角色。以内科医生为例,要为患者供药,并负责受试者的随诊检查、收集记录。

“包括申办方、第三方监察人员和医院医生在内的这些人都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医院首先要求研究医生保护受试者权益,不能自行中断受试者的治疗。” 大连某三甲医院GCP工作人员。

据介绍,医院在2月通过邮寄或院方直接派送的方式,解决了受试者的拿药问题。张弦介绍,邮寄药物不同于日常发快递那么简单,医院要安排专业的物流公司派送。当时东北气温很低,如果药品保存对温度有要求,物流公司要采取恒温配送的方式。对于距离较远的患者,只能和申办方、临床医生沟通评估,在不违背治疗方案的情况下,暂停用药一段时间。

医院内科医师丁大夫告诉健康界,对内科医生来说,疫情导致患者不能定期随访、检查,医生只能通过电话回访、指导治疗,或者在试验方案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延长患者的随访时间。

据介绍,医院会充分告知疫情期间来院风险,尊重受试者的意愿,绝大多数受试者愿意继续参与试验。针对无法按期前来的异地患者,如果该试验在当地也有相关项目组,通常医院会在尽量满足试验要求的前提下,联系对方协助跟进。

丁大夫说,在此期间如果患者必须来医院检查,医院尽量安排统一时间,根据当地和医院的防疫政策,进行相关的筛查、隔离。

与内科相比,外科的临床试验通常集中在手术类。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的普外科医生刘浩告诉记者,他们科受到的最大影响在于手术量直线下降导致的入组样本减少,“比如原来一个月能做100多台手术,现在可能只有二三十台。这其中能入组的患者就更少了”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VIP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