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事件警钟长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还有哪些不足?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当医院出现交叉感染后,往往意味着患者有可能会受到进一步损伤,进而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另外,医院发生感染还会导致医疗费用大幅增加,同时增加医院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痛苦感。所以,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整个过程中,控制好医院感染是控制好疫情的重要环节。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已有一些院感专家对医院感染的现象进行研究,探寻感染出现的原因,并且通过合理的管理工作有效地控制住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就目前而言,除了一些实力很强的医院外,大多数医院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认识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未能引起医院领导足够的认识,且相关制度也有待进一步落实。“重治疗,轻监测”的观念依然根植于感染管理工作中。
医学学科越分越细、专家越来越专,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具体医学问题的深入研究,但也会导致医务人员知识面狭窄、团体协作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也弱化甚至忽略了医院感染的相关工作,致使一些医院的感染办公室更多的是充当职能部门,医院的感染控制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更有甚者,追求结果和绩效,对“隐形”的院感预防工作视而不见,从而导致医院感染事件屡次发生。
一般来说,在某些地区的医院管理中心中,常常会出现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没有独立的办公地点和独立的设备的情况,或者其工作地点和工作设备基本上是依附于医院其他职能科室,感染管理办公室更多是迎接检查的“标配”,这种情况最终导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此外在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中,会对感染管理各项工作进行监测,但是部分监测条件不符合要求,监测设备过于落后,因此医院感染工作很难获得准确的监测和测评。另外一些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效果较差,致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对于安全注射、手部卫生、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管理等工作,未能进行合理的监控。
在实际管理中,一些医院管理者没有足够的认知,导致医院的布局建设工作中没有对医院感染问题有充分的预防和控制,加上专职人员缺乏,甚至一些医院感染管理科室及其人员由其他人员兼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名无实,这也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
监管不到位等现状,也导致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如:医务人员对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的意识较为淡薄,对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缺乏足够的意识;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换药或者无菌操作时,不能按照要求佩戴帽子和口罩,这些不合理情况的出现,均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出现。
另外,抗菌药物管理相对薄弱。在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标本的送检率较低,送检质量较差;加之院感部门、药学部门以及检验部门不能有效的协作,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直接导致抗菌药物滥用甚至出现细菌耐药上升现象,无形中促进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
基于以上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