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如何从“疫线”到“一线”?引智入胜需从3方面破局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接连出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强调了互联网医疗的重要作用,催化了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
短期内,民众需求和政策导向为互联网医疗带来了大幅度流量提升。但其想要长期发展犹如在新层次赛跑,要获得入场券,还需创新思路,以可持续价值性吸引用户,提高留存率和活跃率。这样互联网医疗才能不仅成为“战时”急需,还能成为公众的日常习惯。
MobTech认为,预计到2020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7千亿元左右。但仍存在变现难、资源缺等痛点的互联网医疗,如何带来患者、医生、医院、药厂、技术企业等多方多赢?
对于这道每位智慧医疗探索者的必答题,应该引智入胜,在联合多行业盘根错节地树形发展的同时,促进创新转化果实的成熟。这或将为行业带来一缕春风。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大数据+算法:成为医学科研加速器
2020年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加快科技研发攻关,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支撑疫情防控工作。
可见,充分利用大数据,不仅可以为科研加速,还可以补齐公卫管理体系短板,带来医防结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人类难以把握数据规律,传统医学科研成本高、周期长,数据之间关联性不易被发现。有了大数据作为支撑,科研人员无需“盲人摸象”,不仅能降低试错成本,还能加速科研产出与临床转化,提升医疗行业的生产力。
互联网医疗在数据积累的过程中进行数据治理,一方面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进行课题研究,如统计学分析、定制化数据应用和科研项目管理工具开发等;另一方面,在科研中,人工智能被比喻为“发动机”,其如同给了科研人员一双“透视眼”,在数据呈现指数级爆发式增长后,使其有机会洞察到海量数据中的相关性,如疾病之间、疾病与用药之间、药物之间的关联等,以此降低科研周期和提高效率。
牵手智慧硬件:医疗服务落入千家万户
全球在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慢病、失能、失智等人群的增多,居家健康管理需求加大,优质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医院内,社区、家庭场景下的护理需求亟需被满足。
目前,以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为目的兴起的互联网医疗,可以利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在院内,提供预约挂号、导诊、缴费、问诊、信息查询等功能;在院外,进行药品配送、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教育、电子健康档案、健康评估、健康管理等医疗健康服务。但是在疫情前,互联网医院并未深入人心,原因何在?
不破不立,破局是关键。行业亟待开发出一系列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智能硬件,开拓新思路,打破医院的院墙和跨过家庭的门槛。
互联网医疗与互联网零售有相似点,但更难落地,要深入用户,必须巧落地、软着陆。互联网医疗的关键在于互联的能动性,可以使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调度,在分配中实现协同性和共享性。
在传统线下医疗服务中,诊疗过程是基于患者的主观描述和客观院内临床检验、检查数据进行的。
医疗硬件,如手环、指环等,兼具小型、智能、连续和互联等特点,使用户在家庭、户外、工作中产生客观、真实的临床数据成为可能,其实时监测的个体健康信息,可追溯、可比较、可分析,且通过授权,在不同的诊疗环节和主体间可进行共享。其配合医生和护士进入家庭服务,可以进一步增加人群的预防性健康监测观念,加强对自身健康的维护。
这种“医疗到家”的背后,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的医疗,从实验室走出,“隐身”地来到床旁、家庭和急救现场等场景,是院内医疗的延长版,为医疗带来全方位、立体式的新机遇和新发展,真正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改变健康管理理念,让用户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医保入局:支撑互联网医疗远航
在三医联动里,医保支付是医疗、医药的动力枢纽,对互联网医疗发展如同指挥棒。2019年8月30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联网+”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流动、促进医疗服务降本增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疫情后,随着多地医保部门政策的加速落地,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医保支付开始落地,政府、药企等支付方,可利用互联网医疗数据优化对控费的管理。
医保支付通道的加速实施,使得迈过了生死门槛的互联网医疗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
在未来发展中,平台型互联网医疗可与保险公司探讨,既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远程医疗优势,也要加快医保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经办环节的优化整合,达到在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复诊服务,实现线上诊疗和线下药物配送上门服务的同时,实现参保人员就医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能够网上办的尽量网上办,让群众享受更加便捷的医保经办服务。
在未来智慧医疗的蓝图中,行业期待达到一种线上“见大夫、见处方、见药物、见健康”的局面,让互联网医疗真正推动健康,“成为core,呈现cure,带来care”,满足老百姓对于基本医疗服务之外的增值服务需求,使健康医疗体系进一步达到有效、安全、经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