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雷神山医院休舱,望再无重启之日
今天(15日)上午,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举行休舱仪式。
1月27日开工,2月6日验收通过,2月8日正式接收患者,这家在抗击疫情中紧急筹建的临时医院,在完成物资清点交接后,于4月15日正式“休舱”。在休舱仪式上,雷神山医院现有医护与管理人员、其他医疗机构代表、志愿者代表、建设施工单位代表等500余人会共同见证“休舱”时刻。
雷神山医院医务、管理及志愿者代表会获颁“抗疫工作证明”和“抗疫纪念章”。一位医务工作者展示了收到的一封信函,上面写有“雷神战士”,和雷神山院长王行环的签名。
在志愿者群体孩子送给医护的画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着“武汉加油”、“白衣天使你们辛苦了”等感恩话语。在直播过程中,网友们感叹“望疫情早日结束,雷神山医院再无重启之时。”
雷神山医院使命完成的背后,是3000多名医务人员的忘我奋战,以及无数建筑工人、车队司机、网格员、志愿者们日日夜夜的加班加点。
全民监工的医院
雷神山医院的建立,源于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数量陡增。2020年1月25日,武汉市决定建造武汉雷神山医院,并先后超过1.3万名建筑工人参与建设,工人们披星戴月、日夜不息24小时轮班作业,誓“疫魔”竞速。
宅在家里的网友们有了一项全民运动:通过央视频直播在线“监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巅峰时期,在线观看人数一度达到近5993.8万。
2月8日,医院完工,病区交付使用,陆续为患者提供1600张床位,其中设有32个隔离病区、2个ICU。这是武汉新建的第二座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2月8日当晚,首批35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转入已投用病区。
院方提供的数据显示,雷神山医院投用期间,除了接管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466名医护人员外,共有来自全国9省市、16支医疗队、286家医院的3202名医护人员陆续进驻,加上660名后勤人员,总计3862人加入过雷神山医院。
自2月8日正式启用以来,雷神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2011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千余人,康复出院1900余人,实现3000余名医护人员及志愿者“零感染”,患者病亡率约2.3%。
在雷神山医院病房外走廊墙壁上留下了各地医疗队员们的手绘作品,这些作品既有抗疫的点滴日常,也有满满的祝福。
山西省医疗队员们手绘作品
医疗队员们为病患鼓劲
在这里,他们度过了新冠肺炎在中国肆虐最危险的时刻,白衣执甲,逆行而上。
再见了,雷神山医院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趋缓,雷神山医院的医务人员陆续撤离。
3月29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举行的集中撤离仪式上,医护人员签名留念。当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举行首批外省医疗队集中撤离仪式,送别即将踏上归途的辽宁、上海、吉林、广东、山西、河北医疗队的1090名医护人员。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举行的集中撤离仪式上,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护士于欣热泪盈眶
4月9日,雷神山医院的医护人员在C2病区完成了病房清理、消毒杀菌等工作,并在该病区各个出入口贴上封条,宣告雷神山医院最后一个普通病区关闭。当天,来自广东、上海的最后一批支援雷神山医院的200余名省外医护举行了回撤欢送仪式。
4月14日上午,两辆救护车分两批,将雷神山医院ICU病区最后4名重症患者转运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雷神山医院实现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所有病区关闭。
当天转出的4名患者中,核酸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最短已达两周以上,新冠肺炎已全部治愈,但由于患者仍有其他基础疾病及并发症,遂被转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继续接受后续治疗。目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病房已收治转自雷神山医院患者6人、转自金银潭医院患者7人,全部为核酸检测阴性患者。
“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雷神山医院已经完成了阶段性使命,患者清零后将进行彻底消杀,暂时封闭备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武汉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介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此前透露,雷神山医院关闭后,连同火神山医院一起,两山医院不会马上拆除,消杀后,病房会留作备用。
这个特殊的2020年初春,我们见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诞生,也见证着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每一步。如今雷神山医院正式“休舱”,春天也来了。
我们不能忘却,在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有这样一群“摆渡人”,助我们驶向春天的彼岸。他们虽然平凡却激活了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心脏。
向无数建设雷神山医院的工人、默默付出的志愿者、奋战的白衣天使致敬!
本文部分内容综编自新华社、中新网、澎湃新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