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类共同挑战,一家中国民企在思与行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日前撰文称,当今世界将面临新的纪年方法——新元前(新冠肺炎元年之前)和新元后。“新元后的世界将会是怎样,我们还不太清楚。”这位被认为撰写了全球化基本著作的作者这样说道。
几乎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出警告,目前这场新冠疫情是二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他说,它可能会引发一场“近代历史上无可比拟的”衰退。
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各方力量为应对危机而齐心协力,直面挑战,以泰康保险集团为代表的中国民营企业,也成为了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在国内疫情最为胶着时的2月中旬,泰康公共卫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下称泰康公卫基金)宣告成立,并于日前携手哈佛大学、武汉大学等重要科研单位共同举办了“中美医疗系统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学术研讨会。
通过泰康搭建的网络会议平台,来自中美两国学术界的顶尖专家就当前疫情发展与防治、中国防疫经验、最新药品疫苗研发进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国际防控合作、民间力量支持等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交流。
全球合作中的中国经验
2月18日,泰康公卫基金正式启动,并发布首批资助项目申报指南,面向国内外研究机构公开征集研究课题。据了解,该基金于1月30日由泰康保险集团发起设立,未来计划总规模不低于1亿元。
泰康设立公卫基金,旨在提升中国公共卫生教育、研究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与实践,提升长寿时代对流行病的防治水平,积极参与和推动基于循证的公共卫生政策,支持“健康中国”“精准扶贫”国家战略。
据了解,泰康公卫基金首批资助主要面向疾病预防控制与人群健康管理、流行病学及健康大数据应用、公共卫生系统与政策、健康公平与消除贫困、长寿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等五个领域展开,申请人可以通过泰康保险集团官网或官网微信号下载申请指南。按照开放原则,所有在该基金资助下的研究课题成果,都将公开并允许社会大众查阅。
4月5日的会议,是泰康公卫基金成立以来的重要举措。在泰康搭建的网络会议平台上,来自中美两国学术界的顶尖专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学者的担当与智慧,就当前疫情发展与防治、中国防疫经验、最新药品疫苗研发进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国际防控合作、民间力量支持等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交流。与会者包括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经济与政策教授、中国卫生合作项目部主任Winnie Yip(叶志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等专家学者,也有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主任彭志勇这样直接面对抗疫一线的临床医生。
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表示,面对此次疫情挑战,需要充分利用不同国家的优势和政治体制的优势来共同应对。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经济与政策教授、哈佛大学中国卫生合作项目部主任叶志敏教授认为,面对疫情,有四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面对不确定性该如何做出决策?二是如何以科学为基础来决策?三是中美两国能否找到共通的地方来应对问题,以及中美两国能从彼此的公卫系统中学习到什么呢?这样对其他国家也有非常好的引领和参考的作用。四是各级部门如何协调监管?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看来,武汉封城和延长春节假期的举措,对于延缓疫情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方舱庇护医院的建立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方略的具体体现,方舱医院起到了“分流病人、有效分诊”的功能,把极为有限的医疗资源重新分布,医院医疗资源则集中收治重症患者。
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当前突出问题。对此,中国采用了抗艾滋病药物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还有瑞德西韦也做了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开展核酸和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也极为重要,这样才能摸清无症状感染者有多少以及人群整体免疫水平。
王辰表示,疫苗研发是最寄予希望的方面,必须同时意识到疫苗的复杂性,尤其是安全性问题。这次疫情必须全球协作,提高检测率至为重要。通过这次疫情,希望全世界都能深刻认识到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性,这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是最突出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也是最大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
戈登和贝蒂摩尔基金会主席、前美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霍宁博博士认为,这次大流行已经席卷了全球,只有在全球熄灭,它才能够彻底熄灭,中美是需要通力合作的。“我们需要通力合作,更好地将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做更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病毒大流行。”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席、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局长Margaret Hamburg认为,在科学界进行良好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仅是分享科学研究的结果,也应该创造一个共享的氛围,进行能力的共享。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彭志勇主任认为,要在疫情早期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医院和政策制定者以及医务工作者需要在疫情中及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收治多少病人,特别是对于急症的重病患者,这样可以提前在医疗资源方面做好应对和准备,在短时间内动员医疗资源,特别是ICU床位准备,可以挽救的病人就越多。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教授在分享药物研究方面的进展时表示,武大发现了八种化合物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新冠病毒活性的能力,并正在持续进行研究;对于气溶胶病毒载量的监测显示,在开放的公共环境里面气溶胶载量是非常低的,或者是测不到的,可以为环境消杀提供参考;在疫情诊断方面,金标准就是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在疫情流行早期,对于病人的诊断要尽量采用多手段确诊的手段,像核酸诊断、影像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特别是用CT(肺部影像学)作为辅助诊断方法,以避免漏检。
英联邦基金会主席、哈佛医学院健康政策教授David Blumenthal教授认为,全球疫情防控需要系统性的考虑,首先是全球的疫情情况是如何的?目前疫情的扩展在美国是指数型的增长,死亡病例未来可能还会不断增加;第二是在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应对?我们担心ICU床位在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面临困难的局面,另外还存在着关键的医疗设施的极大短缺;第三,目前全球卫生系统当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漏洞在哪里?对于科学和临床治疗方面,有很多可以互相分享和互相学习的地方。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认为,中国的经验主要是以下六点:一是迅速确认病原体并与国际分享信息,不断提升检测水平;二是不断完善治疗方案;三是严格追踪密切接触者;四是政府与社会、以及大众紧密配合,而且信任政府,遵循政府的指导;五是发挥政府高效的动员能力和整体控制力;六是保障医疗物资供应。
泰康深谋远虑提前布局
此次疫情中,中国民营企业承担了重要作用,泰康正是其中代表之一。作为湖北人、武汉大学校友,也作为楚商联合会会长、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理事长和亚布力论坛理事长,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和他领导的泰康保险集团没有缺席抗疫的任何一个关键环节。
陈东升董事长指出,武汉这次新冠肺炎大流行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政府、民间、医疗系统、志愿者、社区全方位一体的、综合的集体防治,这对全球来讲是有经验可以贡献的。
在改革开放40年中,中国诞生了一批像泰康保险集团一样的大企业,可以迅速地调动全球的各种资源来进行供应链的组合,迅速地缓解和支援了武汉的防控物资需求,现在也在为海外其他疫情严重国家提供防护物资援助。
这次疫情是全球化的一个结果,也将促进全球共同协同来面对流行病,这可能是未来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全球社会安定和稳定的大问题。在陈东升看来,这个全球流行疾病的防治,带动的是民生,带动的是经济和金融,带动的是社会稳定和安定。因此,全球应该共同应对,共同建立稳定的体系。
“泰康作为大健康企业,我们愿意推动科学界、学术界、企业界之间进行这样的交流,我们也愿意把泰康公卫基金长久做下去,推动建立全球民间的关于流行疾病防治的全球应对机制,来推动和完善甚至保护人类未来的发展。”陈东升说,泰康公卫基金致力于支持并参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研究,助力完善国家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并将作为长期项目,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智库,推动国家基础卫生体系建设和流行病防治体系建设事业的发展。
早在2015年,泰康董事长陈东升就曾公开表示,泰康要成为公共健康体系的一部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客户,我们的患者,我们的保险公司,我们的医院和制药公司,都在这样一个大健康体系里,同时还要和政府公共卫生体系建立起来,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府、企业和个人组成的大的体系,让我们的生命质量更好。”
与流行性病毒的抗争,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