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陨落,今年已有14名院士离开我们
据东华大学官方微信发布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郁铭芳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4月12日12时3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郁铭芳是浙江省鄞县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参与研制并纺出我国第一根合成纤维锦纶6丝,到第一根国产军用降落伞用锦纶长丝,从组织领导聚酰亚胺纤维、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研制,到主持“丙纶喷丝直接成布”项目等,60多年来,郁铭芳用一个个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国人穿衣问题和国防战略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年过古稀仍为本科生授课,并捐资钱宝钧教育基金,勉励同学们为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化纤强国而读书,为我国化学纤维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
郁铭芳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粘法非织造布“终身成就奖”、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等20余个奖项,纺织工业部“先进工作者”、上海纺织工业局优秀党员、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今年已有14位两院院士离开
“韶光易逝,劝君惜取少年时”,孙儒泳院士在高中生物教材上的寄语言犹在耳;段氏伽玛刀的受益者,感念着段正澄院士的艰辛付出;神经药理学的学子们手捧教材,正沿着池志强院士的教导前行……
而这些院士们,已经在2020年远去。今年以来,已有14位院士相继逝世。
两名院士病逝于武汉,其中一人感染新冠病毒,一人因疫情丧事从简
“机械狂人”段正澄院士
2020年2月15日,国际首台全身伽马刀研发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因病逝世,享年86岁。2月16日凌晨1点12分,华中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透露,段院士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1月29日确诊;加上本身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最终医治无效,于2月15日19时35分在医院逝世。
1996年,段正澄将机械科学与放疗医学相结合,研发了国际首台全身伽马刀,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由中国“原创”的世界首台大型放疗设备——全身伽马刀问世。学生们都叫他“机械狂人”,因为他认准的事从不放弃。他曾告诉学生们,做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来一个“脉冲”,自己就要“震荡”。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走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教学楼里,学生们偶尔会遇见这位穿着朴素的院士。50年来,为了我国科技自主创新,一直在一线工作。
宁津生院士:“最好的教师要到一线搞教学工作”
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和教育家宁津生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3月15日16时06分在武汉逝世。遵照宁津生院士生前遗愿并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宁津生院士丧事从简,设立网上纪念堂。
宁津生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是该领域著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在大地水准面、地球重力场模型、国家天文重力水准网等方面成果显著,被誉为“大地之星”。
宁津生院士在诸多方面成就显著,其中一项照亮过许多人的成就,是在武汉大学发起开设了一门基础课——“测绘学概论”。
这门课程,由6位院士、4位教授共同讲授,有人称它为“最奢侈的基础课”。课上不点名、不签到,但阶梯教室后排却挤挤挨挨站着人……
2020年,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告别了14名院士,让我们记住他们,表示深切的怀念与哀悼!
本文综编自光明网、武汉大学、红星新闻、澎湃新闻、东华大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