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后疫情时代,社会办医在困境中寻找生路

原创 2020-04-08 21:33 申佳 / 健康界

当下,社会办医面临诸多难题,但行业向好的趋势依旧毋庸置疑。

“我们的营业面积缩减了一半,我把自己的办公室都去掉了。”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告诉健康界。

艾力彼的一项疫情期间医院运营调查显示,88.6%的医院在疫情期间出现现金流压力,50%的医院现有资金支撑不够2个月。而社会办医在短期资金的补充上,渠道更为匮乏,抗风险能力更低。

“医院不会选择在年末存留大量的现金,作为下一年度的经营费用,通常情况下不会超过下年度第一季度的固定成本费用。疫情期间,医院本身的收入大幅度下降,而支出却大幅度提升,如防护服、消毒液的费用等,这些都导致医院现有的资金难以支撑医院的正常运营。”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表示。

尽管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已批准社会办医机构陆续开工,但各家民营医院和诊所都在小心翼翼的复工试水中。疫情后时代,想尽办法度过难关的社会办医机构如何走出艰难时刻,考验着经营者的智慧,也考验着资本方的耐心,更考验着各方对社会办医的信心。

危机并未解除

湛江南油医院是一所2019年初开始改制的前企业医院。这一建院35年的二级甲等医院原本有400多名员工,年门诊量20万人次,与投资机构多轮谈判后引资失败,陷入停诊。

一年前,民营资本天源健康开启对其改制,资方派出的执行院长吴宇告诉健康界,“我们接手的时候,住院部都关闭了,花了近一年终于把科室都全线恢复。”作为附近区域唯一一家二级综合医院,南油医院也恢复了对湛江市坡头区南油片区的24小时基本急救工作。

新冠疫情到来后,南油医院成为政府指定的发热定点医院,业务再度停滞。吴宇坦言,医院为此承担了不小的代价,但作为附近区域唯一的二级医院,参与抵抗疫情也责无旁贷。

“现在我们这里疫情算过去了,属于低风险区域,现在主要解决医院业务恢复问题。”4月8日,吴宇再度对健康界表示。

疫情期间,如南油医院这样的一部分医疗机构由于承担了区域内疫情防控诊疗工作,大多进行了流程和病房的重新设计、改造,部分还新建了隔离病房,这部分支出也成为医院资金紧张的源头之一。对于自筹资金的非公医疗机构而言,压力更大。

根据艾力彼的调查,疫情之下,社会办医医院中有29%的医院没有短期资金来源,有23%的医院可以获得银行贷款,9%的医院可以从投资人处获得追加投资。

“目前社会办医的投资方分为两种,财务投资人和战略投资人,类似凤凰医疗、复星医疗等属于战略投资,本身做医疗又投资医疗,兴许影响不大,但对于财务投资者会出现一轮退场风波,单纯从赚钱角度来说投资医院必然导致一定程度退潮,总体上可以理解为疫情对私立医院体系加速洗牌,但长远来看,社会办医仍然具备长远的发展空间。”庄一强如是分析道。

相对于公立医院,社会办医的资金渠道更为匮乏,面对突发疫情的抗风险能力也更低。如果医疗服务迟迟不恢复,被拖垮的民营医疗机构也许会更多。

社会办医由于定位原因,呈现出专科轻资产模式,以眼科、皮肤科等为主,相对抗风险能力比较低。民营医院投资轻资产,集中在一些轻资产学科,因此导致一些学科一关停就全关停。相对来说,综合性医院有回旋余地。因此,私立医院以后的发展方向也面临着更多挑战。

艰难复工寻求出路

健康号作者郭俊认为,即便没有疫情黑天鹅事件,民营医院的日子本来已日渐艰难。缺乏信任与安全是民营医院致命的弱点,且是目前生存问题一个很大的难点。如何转型,转型的方向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次突发疫情则直接将寒冬中的民营医院推向了“冰河世纪”,营收趋零,而运营成本仍在。

开源节流是几乎所有社会办医机构的共同措施。张强表示,疫情作为黑天鹅事件,给自己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更加注重现金流的管理,更加注重商业模式以及成本控制。”他坦言,砍掉一半办公室面积非常果断,但是此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生路,疫情,办医,医疗,机构,复工
VI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