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实战 | 浙江援鄂医疗队队长刘利民:重症救治的关键是控制基础疾病

2020
03/21

+
分享
评论
谷会会 / 健康界
A-
A+
如何将新冠重症患者从死亡线拉回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听刘利民书记讲讲“邵医方案”。

3月2日以来,湖北省荆门市的新增确诊病例一直维持着“零增长”的记录。

“水龙头已经慢慢关上了,重症救治成为当下及以后的主战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医)党委书记刘利民表示,他们当下的任务便是“啃下”抗疫的“硬骨头”——重症救治。

2月12日,刘利民带着邵医30多位队员,背着呼吸机、高流量吸氧机等设备,从杭州来到荆门,成为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

目前,重症患者仍没有特效的药物和疗法,致死率极高。经过邵医团队近一个月的奋战,荆门重症、危重症的数量已从最初的110例降为现在的不足10例。如何将病人从死亡线拉回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刘利民向健康界讲述了他们的“作战方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刘利民

点击图片,跳转查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应急与危机管理系列课程》

“保证每个进出ICU的人是安全的”

作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之一,邵医有着丰富的呼吸治疗经验。“这或许是国家指派我们单独组建重症救治团队的原因之一,”刘利民说。

接到任务之后,刘利民迅速组建起了一支35人的队伍,囊括了重症医学科、传染科、护理部等部门的医护人员,人虽少但精干。在获知他们对口支援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没有针对新冠肺炎的ICU时,刘利民当即决定,大家带着有创呼吸机、高流量机、专用无创呼吸机、监护仪等重症监护设备上路,为当地改建一个ICU。

(邵医35位医护人员于2月12日正式出征)

“没有ICU的支撑,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是非常受限的。”刘利民说,到达当地后,他们开始安装机器设备、进行院感培训等,不到36个小时,这个新组建的ICU就开始收治病人。

在ICU改造的过程中,刘利民认为最关键的是感染控制,“如果能够保证安全,那么每个进ICU的医护人员就不会害怕,而只有不害怕才能全身心投入医疗救护”。

感染控制的关键是在院内严格区分污染区与清洁区。在邵医感染科医生的设计下,长条形的病区被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其中,病房是污染区,从病房出来的通道是半清洁区,在半清洁区中又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步骤的防护服穿脱。

在半清洁区域中,他们专门安装了一个360度的摄像头,每天有专人通过摄像头提醒、监督进出的医护人员,以保障他们能严格按照规范脱穿防护服。据刘利民介绍,医护人员在ICU一待就是4个小时,出来的时候如果有人能监督他们,就能保证大家按照规范脱卸防护服,而医护人员由于体力不支出现意外情况的话,也能得到及时帮助。

“同时,我们还要求两个人一组同时出来,相互帮助、监督同步完成防护服的脱卸。”刘利民说,这相当于是一个双重保障措施,尽最大可能保证每个参与者的安全。

正是这一负责任的态度和科学严谨的精神,使投入使用的新ICU病区,到目前尚未发生一起医护人员感染事件。

“重症救治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随着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不断更新,重症治疗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但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是,目前针对新冠病毒没有特效的药物和疗法,治疗只是支持性的。

“这对医护人员来说是最大的问题,就像一个士兵来到战场,手里拿的是步枪,但后勤补给的是火箭弹,两者没有办法匹配,自然无法有效地杀灭病毒。”刘利民坦言,目前的重症救治就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邵医团队到来后,荆门市的重症与危重症病人数量从110例,降至现在的不到10例,其中超70%的患者都转为轻症或被治愈出院。这一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治愈出院的病人向邵逸医护人员鞠躬致谢)

刘利民表示,在国家诊疗方案给出的救治方法基础上,他带着大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80%有高血压,60%有糖尿病,近1/3的病人需要做血液透析,还有部分病人发生了脑卒中。这也意味着,病人死亡的原因或许并非新冠病毒,而是病毒侵袭下基础疾病加剧引发的。

控制重症病人的基础疾病,防止基础疾病加重引发死亡成为刘利民团队关注的重点。为此,刘利民与当地政府相关人员商量,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建立了一个专门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血透中心,保证他们能及时进行血透。据刘利民回忆,很多病人及时进行血透后,身体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这在某种程度上中和了新冠病毒对肝脏等脏器的损害,使身体的整体状态得到好转。

此外,重症救治周期较长,患者身体饱受病毒折磨的同时,心理的悲观情绪也在积聚。特别是新冠病毒具有传染性,很多人感染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家人,甚至没机会与家人取得任何联系,无助、孤单、被抛弃感非常强烈。因此,刘利民要求医护人员在治疗的时候,主动与病人交流,“有时与他们聊聊天,哪怕只是叫叫他们的名字,拍拍肩膀或握握手,都能改善他们的情绪,而这对治疗是非常有助益的”。

其中让刘利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大大,感染后她一直记挂儿子,觉得自己是儿子的拖累,在ICU几次都想撞床自杀。刘利民后来想办法与老人的儿子取得联系,并让他们能经常保持通话,“老太太的心理状态慢慢开始改善,现在已能非常积极地配合治疗”。

(重症病人的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建一支带不走的呼吸治疗队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这次对荆门进行对口支援,刘利民希望能在当地带出一支专业的、带不走的重症监护队伍。

目前,邵医的35位队员大概分为两班,由两个主任带队主导救治工作。其中,当地的医护人员们也一起排班,全面参与到重症救治的工作中,其中既包括通气、CT检查、血气分析等医疗正常工作,也包括MDT多学科会诊、远程会诊等。

据刘利民介绍,当地一些医护人员从没进过ICU,也不了解如何操作重症监护设备。于是,邵医人带着他们一边操作一边学习,在“干中学”,进步非常快。

(邵医与荆门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工作)

作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之一,自1994年建院以来,邵医就借鉴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的呼吸治疗经验,成立了中国首批呼吸治疗师队伍。由于新冠病毒攻击肺部,呼吸机的调配和管理在重症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我们带来了4位呼吸治疗师,当地专门安排了5位护士,跟着一起学习呼吸机的管理,”刘利民认为,经过这次救治经历,当地很可能会建起自己的呼吸治疗队伍。

多方合力打赢新冠肺炎攻坚战

到达荆门之后,当地政府组建了接待专班,专门负责邵医等支援医疗队的接待工作。“不管是住宿还是饮食,当地都做的非常用心,食物非常干净,他们还会想办法改善我们的营养。”刘利民感叹,各方合力提供的后勤保障是打赢这场战役的重要支撑。

(3月12日,荆门后勤保障组专门给邵医团队准备了“酒酿圆子”,庆祝他们到荆门满一个月)

在医疗物资方面,除了邵医团队最初带来的仪器设备,后期浙江基金会一直在想办法帮忙筹集。而邵医本部作为大后方,也在时刻关注着前线的需求,经常向他们寄送所需物资。“还有浙江省在湖北的商会,经常给我们送保暖服、水果、牛奶等生活物资,”刘利民表示,各方的支持让他们可以安心与病毒搏斗,没有后顾之忧。

(3月15日,刘利民带领的浙江医疗队与一同支援荆门的内蒙古医疗队与荆门一同开辟友谊林)

截止3月中旬,35位邵医队员在一线已经奋战了一个多月。当地卫生部门担心他们的身体,希望将部分人替换下来,安排轮休。但是轮休的安排出来后,却没人愿意退下来,大家都想跟病毒抗战到底,亲眼看到胜利的来临。

“荆门重症数量已大幅减少,拐点正在形成。”刘利民指出,未来两星期将是这场攻坚战的关键。如果进展顺利,剩下的病人很快也会迎来积极结果。

刘利民把重症治疗团队比喻为足球场上的守门员——即便其他队员们都很厉害,不断进球,但守门员如果守不住,结果可能还是输。从目前来看,他们的“守门”成绩相当不错——目前荆州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已经降为个位数,胜利已近在眼前。

感谢再鼎医药(上海)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疗队,刘利民,重症,医护人员,ICU,荆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