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指挥 | 华山医院马昕:最大规模医疗队如何多线作战

2020
03/25

+
分享
评论
崔馨竹 / 健康界
A-
A+
从除夕夜起,华山医院先后派出3支医疗队共273名医务人员援鄂,是上海最大规模的援鄂医疗队。

3月10日下午,最后一批49名患者走出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医院,武汉方舱医院全部迎来“关门大吉”,并实现医护零感染、轻症零死亡、出院零回头目标。在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夜,病友们喊道“向华山医院致敬!”

2月4日出征武汉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下称“华山医院”)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是第一批进驻武昌方舱医院的医疗队。从除夕夜起,华山医院先后派出4支医疗队共273名医务人员援鄂,是上海最大规模的援鄂医疗队。

日前,华山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总指挥、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接受健康界了健康界的专访。

方舱医院里的互联网查房

武昌方舱医院和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是华山医院医疗队的两大战场。马昕告诉健康界,华山医院4支医疗队的分工是:第一支4人在金银潭医院;第二支4人在武汉三院;第三支共46人在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第四支215人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重症监护室。

“前两支队伍相对较小,他们融入其他医院的队伍,我主要是定期了解情况,根据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一些沟通和疏导。”马昕说,他的工作重心相对集中在后两支队伍上。

包括华山医院第三支医疗队在内,来自全国的14支医疗队依托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武昌方舱医院共同作战。这个方舱医院仅用29小时就完成了基本建设。2月5日,武昌方舱医院开始收治工作。马昕强调,在收治过程中,当地医院起到了支撑作用,他们了解当地情况,熟悉当地方言。

面对方舱医院中的大量患者,在调度运营中,马昕发掘了一些管理小窍门:为了减少医生的职业暴露,通过互联网查房,在方舱医院内部轮值的人员可以利用平板电脑与医生互联沟通患者病情,同时也提高了管理效率。

另外,有方舱医院的患者了解到皮肤科也是华山医院的一大强项,便想寻求皮肤科医生的帮助,诊断自己的皮肤病情况,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没有配置皮肤科医生。医疗队利用互联网与医院总部互联,皮肤科医生通过图像问诊,满足患者更多求诊需求,这对安抚患者情绪很有帮助。

据介绍,方舱医院的轻症病人出院后,除了采取14天的隔离措施,还要进行康复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后,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医生甚至自己去为方舱患者购药

自收治开始以来,方舱医院的患者生活屡屡登上微博热搜,包括广场舞、演小品和学习看书等等。马昕向健康界感慨,方舱医院里的患者经历的不仅是生理治疗,还有心理治疗,这让他们有了明显的心态变化。 

“刚开始病人来了,也很有情绪,现在跟我们的关系处得非常好。3月5日那天是方舱医院开舱一个月,我们准备了一些蛋糕、香囊送给病人。这些患者说,他们在这体会到了儿时才有的邻里的感觉。毕竟现在住高楼大厦,邻居是谁根本搞不清楚。”马昕说,甚至有的病人都不愿意出院了,觉得出院在家也没什么意思,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天、跳舞,就像以前像上学过集体生活那样开心。

马昕透露,这样的关系是在一步步的信任中建立的,比如有时候患者需要的药没有及时补给,医生甚至会自己去外面药店买药给病人。

30张病床,高峰时27个插管3个上ECMO

在华山医院医疗队的另一大战场——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华山医院第四支医疗队在整建制接管重症监护室,共有30个医生、180个护士。

马昕告诉健康界,这支医疗队刚到的时候,有10名ICU医生,其余中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急救医生,另外还有呼吸科、感染科、心脏科、肾脏科等与重症抢救相关的医生。后来他发现,这里急需ICU医生,于是向后方求援,又增援了3名ICU医生和1名呼吸治疗师。“

与此同时,华山医院还自带高精尖设备,包括体外人工膜肺(ECMO)、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此前,曾有上海市民担心”华山带走这么多人和设备,本地救治会不会受到影响?“马昕说,这种资源调配也是根据患者流量测算过的,”不会把医院搬空。大医院平时都会有这类应急预案,拿出来一部分资源是没问题的“。

据介绍,2月10日当晚华山医疗队负责的重症病区开始收治患者,第二天30张床位收满。”其他重症病房是50张床位,虽然我们床位少了一些,但都是危重症患者,对我们的要求也是非常非常高。“

这样的危重症患者比例意味着什么?

 “甚至可能会出现30个病人同时抢救的情况,高峰时27个危重气管插管,3个上ECMO。”在马昕看来,这样的救治密度对人力、设备和配合都是极大的挑战。比如,由于防护服需要定时更换以及穿、脱防护服的时间消耗,这个病区的人力消耗超过了常规的ICU病房。

2月27日,一例危重症患者经过9个昼夜的ECMO技术抢救,终于转危为安,成功撤机,这是光谷院区首例应用ECMO成功救治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华山医院第四批医疗队成功完成武汉同济光谷院区首例ECMO置入术

四海精英组成插管队、护心队、保肝队……

谈及医疗队间的配合与合作。让马昕印象很深的是作为“地主”的同济医院,最熟悉自家电子系统和院内流程,因此作为桥梁和纽带,将17家医院紧密结合,“我们17支医疗队不可能每支都涵盖医院所有学科的医生,这时候就需要集中各医院的优势兵力团队协作。比如17支队伍的麻醉科医生集中在一起,形成一支插管队。”

此外,危重症病人不仅是新冠肺炎的问题,还会受到心脏损伤、肝脏和肾脏等多器官损害,相关专业的医生还成立了“护心队”“保肝队”“保肾队”等。

“17支医疗队集结在一起,有各自的理念和流程,但这时一定要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规范大家医疗行为。既提高病人安全,也能提高效率。” 马昕说。

最强感染科为救治工作“排雷”

在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会有很多有创操作,被感染的危险性很大。华山医院的感染科在全国首屈一指,科副主任张继明也来到援鄂前线。马昕将感控专家的工作形容为 “排雷”,他认为建立标准的感控流程是保障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重要前提。

以方舱医院为例,医疗队入驻后紧急设置院感流程,将体育馆的通道、出入口全部排查一遍,对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作了合理划分。方舱医院的特点就是对医疗技术的要求相对不高,但对流程要求比较高。感控专家对全部医护人员培训,形成共有的操作流程。

马昕介绍,华山医院不仅负责医护人员的感控工作,还要培训警察、环卫工人等外围辅助人员,并与医疗队所入住的酒店合作编撰《酒店业新冠肺炎防疫手册》,指导酒店实行安全的疫情防控措施。

在采访间隙,马昕还和同事打趣道“现在不能聚会,防火防盗防同事嘛”。这句话正是出自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疫情爆发后,张文宏“金句”频出,多次用通俗幽默的语言提醒公众防护要点,“华山感染”的官方公众号也不断更新科普内容。对此,马昕强调了科普的重要性:“必须由专家科普,对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民众的恐慌。所以我们要及时发声,才能使社会导向步入正轨。在医疗上一名医生只能治疗少数病人,但是通过科普传播,可以令成百上千人获得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华山医院,医疗队,马昕,方舱,医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