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导致需求量增大,血制品成行业新“风口”?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这场阻击战中,不少药品陆续被推向临床,截至目前,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国内已有数十个药品申请临床试验。
在国家层面,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目前已经发布了六版,一些地方医院也发布了诊疗方案。
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是对重症和危重症非常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在临床当中,通过现有病例的治疗,应该说已经显示出很好的疗效。
随着血浆治疗在疫情中的广泛应用,业内普遍认为血液制品行业市场将进一步扩容。
血浆治疗投入临床 血制品板块集体大涨
在各方紧密合作下,2月8日,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为指南,首期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浆治疗,目前连同后续医院治疗的危重病人超过了10人。临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疗12至24小时后,实验室检测主要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血氧饱和度、病毒载量等重点指标全面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
新冠特免血浆制品是由康复者捐献的含高效价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处理,并对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多重病原微生物检测后制备而成,用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疗。
从临床病理发生过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杀灭和清除病毒。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采用这种特免血浆制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国药中国生物公司表示,其承担的“2019-nCoV感染恢复期患者特异血浆和特异免疫球蛋白制备”项目是科技部组织制定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
受此消息影响,2月14日,A股上市公司中,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博雅生物等从事血液制品相关业务的企业集体大涨。
七年行业增速超16%
2013年以来,我国血制品批签发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13-2019年复合增速为16.79%。其 中,2017年批签发量增速下滑至历史低点5.4%,这主要与当年两票制实施导致渠道整合及 去库存、生产企业主动降低产能有关。
在经历了2017-2018年的行业去库存后,2019年我国血制品批签发总量达到9071万瓶(按统一规格折算),同比增长21.3%,行业再次进入较高景气度阶段。
2013-2019 年我国血制品批签发量变化趋势(万瓶)
图片来源:中检院、各地方检验所、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而本次新型肺炎疫情的发生,一方面短期内明显提振终端对静丙(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等品种的需求,另一方面有望大幅加强全国政府部门、医护人员及患者对静丙等品种的认知度,血制品行业长期景气度同样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批签发量角度来看,我国白蛋白(albumin)批签发量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58.91%),其中国产与进口白蛋白批签发量占比分别达到23.44%和35.47%;其次,免疫球蛋白(Ig)批签发量份额合计为37.17%,其中静丙与狂免(狂犬病免疫蛋白)占比较高,分别为13.24%和13.67%;凝血因子类批签发量相对较少,市场占比仅约为3.93%,这主要与凝血因子类产品技术壁垒较高、国内生产企业数量有限有关。
从批签发市值角度来看(批签发量*平均中标价),2019 年我国血制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6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29%。其中,白蛋白市场规模达到220亿元,市场份额约61.68%,略高于批签发量占比,其中国产与进口白蛋白占比分别为24.12%和37.57%。
免疫球蛋白市场规模合计约121亿元,市场份额为33.68%,其中静丙单价相对较高,市场份额达到20.70%, 已接近国产白蛋白市场份额;狂免与破免(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市场份额相近,分别为6.20%和 5.28%。凝血因子类市场规模约17亿元,市场占比为4.63%,其中八因子(凝血八因子)与纤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91%和2.18%。
图片来源:中检院、各地方检验所、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根据公司年报,统计了国内血制品上市公司的 2018年血制品业务销售额数据,其中天坛生物、泰邦生物、华兰生物与上海莱士分列行业前4位。
若假设批签发量近似等于销量、按出厂价为中标价80%粗略测算,则预计2018年我国血制品行业出厂口径市场规模约243亿元,7家上市公司的市场份额约49.4%;不考虑进口白蛋白,则预计2018年我国血制品行业出厂口径市场规模约151亿元,7家上市公司的市场份额约79.5%。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民生证券研究院分析称,血制品板块是少数在此次疫情中短中期都有正面影响的板块,短期来自疫情新增的静丙需求,中期则来自静丙库存进一步清理供需关系的改善,销售费用减少,以及供需关系紧张带来的产品价格上涨,长期来看,则来自疫情有望提高国内医生对静丙的认知水平,静丙终端需求释放,以及血制品国家战略性资产认知的提升,有望推动血制品上游单采血浆站审批政策适度放开。
(本文综编自健识局、凯恩斯、雪球、金融界、上市公司年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