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如何顺势“起飞”?

原创 2020-02-17 18:11 肖伞伞 / 健康界

或消弭、或壮大,互联网医疗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已大势所趋。

2020年2月17号,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第2个月,武汉封城第25天,全国确诊人数70635 例。

这是一个加重人们焦虑的数字,这段时间也是疫情“拐点”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

疫情之下,一些医院科室选择停诊。有些病人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无奈选择蜗居家中,不敢出门就医。移动医疗APP、微信公众号、医药电商等各种互联网在线义诊活动在此时纷纷涌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既缓解了线下门诊的压力,安抚了民众的焦虑情绪,又避免了医院线下人流传播交叉感染的可能。

短时间内,互联网医疗企业不仅证明了自己调配、组织和运营的能力,也证明了其可信度和应用场景。

从质疑到应用,互联网医疗“极速升温”

医疗服务大多是个性化服务,需要医生对病人面诊、详细沟通来制定诊疗方案。对于互联网医疗,很多人持怀疑态度。换句话说,饭可以在网上买,病能在网上看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疫情发生之前,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更多是辅助挂号。除此之外,很多互联网医疗APP还具备了线上问诊、专家答疑、服药指导等多种多样的内容,甚至其中不乏各大医院自己开发的医疗APP。但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各大医院医生,都没能物尽其用。

直到疫情爆发,医疗健康领域快速根据需求给出了反应。

1月21日,微脉推出线上义诊平台。至2月13日,微脉线上义诊平台的访问量已经达到4600万,与全国108个城市、400余家医院、2万多名医生并肩抗疫”,累计服务人次超78万。

随后,有多家互联网医疗快速上线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抗击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10余天时间里,一家互联网医院累计上线1.8万余名医生,为近百万人次提供了免费的健康咨询、在线问诊和心理咨询服务。

1月24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通微信扫码问医生功能,专家医生在线1对1咨询。

京东健康和支付宝也陆续启动免费在线问诊。

互联网医疗平台陆续在疫情期间开通了在线义诊的服务,为大众提供初步筛查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的指导,不仅缓解了线下医院的压力,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同时,疫情也让许多医院和医生们重新正视远程医疗,通过早已存在却并没有认真维护的医院APP端口进行线上问诊的服务,缓解线下门诊的压力。

互联网医疗,疫情防控的“第二战场”

为防控新冠肺炎,全国多个地区卫生健康委发文通知要求诊所停诊,基层群众的就医随之会受到影响,互联网医疗无疑迎来一次天然的发展机会。在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2月8号的通告中,明确指出“鼓励各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开展网上问诊,加强对防病知识的宣传,科学规范指导个人合理防护和就医,满足群众咨询需求。”

互联网医疗在此次疫情中填补了家庭医生在疫情防控中的“缺位”,包括给予社区居民及时的病情咨询、分诊分流、情绪安抚、心理疏导等。可以说,互联网医疗成了此次疫情防控的“第二战场”,也帮助发热门诊将不同病人及时分拣。

“大家的恐慌情绪很严重,这是我在网上接诊时最大的感受。”山东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的魏敏医生从1月29日开始,就在一家互联网医疗平台上为公众免费回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问题。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她很想为抗击疫情多帮一些忙。

在疫情期间,体温多少正常?发烧了到底要不要去发热门诊?这些都成了人们的困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疫情,互联网,医疗,医生,医院
VI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