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会计报表”势在必行
“新冠”的传染速度和人数已超2003年SARS,国家部署紧急应对方案,社会经济由此受到了直接影响。2020年,各经济实体势必会缩紧钱袋子,或者动用以前的存粮,每一个人都需要“挺住”不倒下,正所谓“大河无水小河也无水”。
在严峻的形势下,对于公立医院来说会损失二到四个月的营收,这样对2020年的医院财务报表来说,赤字是避免不了的。在“危”的情况下,同时也隐藏着“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的有关内容,在现阶段可以“未雨绸缪”了。
其实恰在这时,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改革的重大时间窗口也已开启,即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上由过去的事后的“财务观”需要进一步转向事前的“经营管理观”,时下也需要各医院经营管理者深入思考医院的经济管理和运营到底该怎么做。
鉴于目前的形势,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者们恐怕无时不在思考“成本核算与管理”到底如何破局。
一、公立医院成本制度的变迁
2012年1月1日中国公立医院在运行了13年的《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整体实施了新版《医院会计制度》,将原本由医药分开核算的样式进行了合并,药品成本不再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且根据同时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构建了一套“四类三级”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方法没有运用“管理会计”的原理,成本核算只是财务数据对科目的重新叠加,使用了所谓的“完全成本法”,未将“医护分开”,从而也就无所谓正确的“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
在运行了7年以后,《医院会计制度》于2019年1月1日全面统一为《政府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未变,但在2019年年末,财政部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成本基本指引》,将在2021年1月1日全面执行,有望改变公立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引入正确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二、公立医院绩效改革下何谓正确的“医院经营成本”体现
公立医院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一直在政府主管部门的严格控制范围内开展工作,并不能完全体现其“经营意志”,随着政府财政拨款的逐步减少,“公益”很难持续,自己取得收益养活自己,并维持经济平衡,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新冠”肆虐,公立医院营收惨淡,政府的补偿渠道必然开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