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措施多次成为全国“首个”,这个城市一直被“模仿”
浙商遍天下,过年时世界各地的浙商纷纷返乡。浙江又是旅游大省,且汇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这导致浙江成为湖北之外防控形势最严峻的省份之一。
截至2月6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018例,在全国除湖北省外排在第3位。
1月23日,浙江省在国内各省中率先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启动。能否打赢这场仗,考验当地的医疗水平,也取决于当地的决策能力与执行速度。从省级指明方向,再到市级把控落实,浙江表现出领先于全国的效率与魄力。以浙江省会杭州市为例,其举措多次成为除武汉外的全国“首个”,屡屡被其他城市“抄作业”。
首个封闭管理小区的省会城市
封闭一个村庄容易,管理一座省会城市难。杭州市确诊病例数排浙江省第二,温州的疫情主要来自于返乡温商,而杭州的难点则是大批来杭人员。面临返程高峰,杭州如何熬过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
2月3日起,杭州多个区域升级管控措施,对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2月4日凌晨,杭州市发布关于实施“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十项措施的通告,提出全市所有村庄、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等场所进入人员一律测温、佩戴口罩;倡导每户家庭每两天指派一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等要求。杭州市成为全国首个对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的省会城市,南京、哈尔滨等城市紧随其后。
一天后,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毛根洪解释,杭州市政府出台“最严十项措施”的目的在于“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管控期间,“通行证”成为杭州居民出入小区的凭证,如果需要出门工作,还需要工作证明。部分小区要求,居民下午两点后不得外出。
杭州市民张女士表示,自己所住的小区原本有两个大门出入,现在只开一个门,另一个大门紧闭只能拿快递和外卖,最近有志愿者帮忙接收快递。
从这段时间开始,叫醒杭州市民的既不是闹铃,也不是梦想,而是抢菜。
杭州市民可以通过叮咚买菜、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平台网上购菜,可由于供不应求,必须拼手速。
市民小余告诉健康界,她不敢出门买菜,只能靠网上“抢菜”,还有市民编出“攻略”。她通常订早上6点半闹钟起床抢菜,即便如此,有些菜品依然秒没。“在盒马鲜生打开就是配送小哥已约满,有天半夜,我打开后居然可以购买,就赶紧加购。结果手速还是不行,盒马抢菜失败。现在抢菜都有种‘双十一’抢购的紧张感了。”据小余介绍,盒马鲜生平台主要是“抢人”,在叮咚买菜主要是抢菜。“我本想给你截个叮咚抢光了的图,结果发现上新菜了,就赶紧抢一波,抢菜也要靠运气。”正在和健康界沟通时,小余停顿了一会儿,如此回复道。
由于温州是浙江省确诊病例最多的城市,从温州返杭的人还会受到“VIP待遇”。街道工作人员为从温州返杭的小刘建立微信群聊,群中除了他本人还有一名民警、一名心理医生、一名内科医生以及两名街道工作人员,形成“五对一”的状态。
小刘需要每天测量体温上报到群里,若有任何需求可以在群中提出。小刘告诉健康界,据他了解,从温州和台州返回杭州的人应该都会是类似的待遇:进入杭州时需要出示工作证明或居住证明,居家隔离期间门上会贴上封条,如果在此期间擅自离开家中,就会实施集中隔离。小刘表示,地铁站直接通往小区的电梯也封起来了。
尽管该措施给市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市民们仍支持如此严格的管控举措。
除了应对复工,开学时间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目前,浙江省要求全省大中小学,包括幼儿园,2月底前不开学。在各省市纷纷“比赛”谁延迟开学晚的时候,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蒋锋表态:“只要疫情不结束,我们不开学,广大师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一封致信打消新杭州人的疑虑
“最严十项措施”出台后,有网友反映,自己返回杭州时被小区的工作人员拒之门外,无法进入小区,还有小区拒绝“浙A”车牌以外的车辆进入。
但健康界询问几名杭州市民,均表示身边没有类似情况,有的房东会提前询问租客离开杭州后的行程,告知租客及时汇报返杭时间,或直接告知租客管控期间不得返杭。
对此,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毛根洪回应称,“我们的敌人是病毒。现在有些社区管控太过严格,不考虑人员进出正当需求,我们要对这些不当管控行为予以纠正。”
2月5日,杭州市“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发表《致全体新杭州人的一封信》,呼吁新杭州人“暂停下返杭脚步”。与某些城市“同题”相比,杭州的这封信在措辞上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这封信称外来工作者为“新杭州人”,一句“你们在他乡还好吗”令人瞬间温暖。信中肯定了新杭州人的贡献,再说明疫情形势严峻,为了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安全,呼吁新杭州人暂停返杭。信的结尾用“约定”一词,表明疫情后再相聚杭州,新杭州人并未被抛弃、排斥。
不少新杭州人留言表示,读完这封信后感动满满,曾经的质疑也一并消除。
首个免费领取口罩的城市
杭州的“温州”不止于此,正在全国“一罩难求”之时,杭州成为全国首个网上预约免费领取口罩。2月1日起,杭州市每天定量免费发放口罩并配送上门。尽管抢到的人数有限,杭州市人性化的做法依然备受好评。杭州与全国其他城市状况相同,物资同样紧缺,多家医院在接收社会捐赠。
首个拘留“失职”房东的城市
在防疫过程中,杭州不仅有温柔的一面,也有强硬的一面。在“最严十项措施”中提出,如出租房发生疫情而未及时报告,将依法追究房屋出租主体单位或个人的责任。
2月1日晚,杭州市西湖区某小区业主明知租客母亲为重点疫区来杭人员,却未履行主动报告职责,依法给予其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据了解,这可能是全国首个拘留房东的城市。2月4日,杭州市余杭区2名出租房房东同样因隐瞒不报疫区承租人员被行政拘留。
杭州市公安局发布通告,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九种行为一律追究刑责,包括:明知感染,仍进入公共场所;拒不配合车站体温监测;伤害威胁医疗救护工作人员等行为。
首个暂停门诊部、诊所的省会城市
2月3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应旭旻表明,杭州疫情防控措施正式解除之前,全市的门诊部、诊所(含中医、中西医结合)一律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市区医疗机构将暂停择期手术以及口腔、耳鼻喉科、眼科等门诊服务。
随后,南京、郑州等省会城市暂停门诊部、诊所诊疗活动。此前,绝大多数城市仅暂停口腔专科门诊及诊所,只有山东泰安关闭全市个体诊所、门诊部等基层医疗机构。
信息公开透明不瞒报
此前,网友及多家媒体曝光武汉市红十字会管理混乱、救援物资滞留在仓库,一线医护人员领取物资受阻,央视记者被拦在门外。人们对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的口诛笔伐纷至沓来,信任度也跌落谷底。
这时,杭州红十字会冲上微博热搜,杭州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魏丹英在1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累计捐赠款、接收的物资数目以及支出明细。魏丹英表示,杭州红十字会每天的捐赠款物收入和支出情况在《杭州日报》第四版公示,同步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和杭州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杭州市红十字会防疫物资运送效率,捐赠物资审批流程提速至 “10 分钟” 内办结。
除此之外,在每场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各部委都会公开具体数据,回应社会关注焦点。瞒报是此次疫情的暴发的原因之一,信息及时公开才能减少网友猜测。
1月24日晚,TR188次航班从新加坡到达杭州萧山机场,机上335名乘客中有武汉客人116名。飞机落地后,2名发烧人员即送至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其余武汉乘客在机场宾馆就地隔离,219名其他乘客在市委党校集中医学观察。此后,其他航班的武汉旅客也在此进行隔离。
武汉封城后,这种情况在全国罕见,此事引起巨大争议。与多地“先网传,再回应”的做法不同,尽管会招致非议,此事仍首发自杭州官方。
除了杭州,浙江其他城市的举措也跑在全国前列,宁波于2月3日开始公布确诊病例所居住的小区;温州下辖多地“封城”……
不论是杭州、宁波还是温州,都是浙江市级举措的缩影。 “实干”是浙江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的核心,当地人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才能代表成绩背后的真实个体感受。
平日里提起浙江,人们会想到“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此时此刻,洗脑的声音被村干部的大喇叭取而代之,尽管“皮革厂”消失了,浙江省的防疫措施依然在全国刷了一波存在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