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本集中瞄准健康产业?

2020
01/19

+
分享
评论
梁亮亮 / 健康界
A-
A+
真正以健康为产业方向的企业应从疾病转向健康,减少医保短期赔付和长期赔付,从而获得医保商保的控费提成,并在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中获得个性化需求引发的消费利润。

在国家鼓励健康产业的呼声中,一些原本与健康没有交集的企业也纷纷投身这一领域,包括以生产、研发、服务为主的传统医、药相关企业,也包括地产、电商、物流等企业,大多以转型战略布局的姿态进入该行业。但是在起步阶段想与健康搭界,当然非医疗机构莫属,凡是有健康问题,均需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获取相关服务。所以以健康为名的企业投资布局方向集中在社会办医疗机构、电商药品流通、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新药物研发等多个领域。

现行的医疗场景是什么?

医疗卫生是解决疾病问题的供需服务场景,按照目前国家医疗卫生体制,除社区卫生服务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主考核项目以外,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基本都在执行多劳多得,以诊疗数量来制定的院科两级绩效管理模式。这样,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社会办医,都会以“疾病多”为指挥棒作为工作方向,在现有医保为主要支付方的格局下,政府定价决定了医疗机构财务收入模型的变化。旧有的营收格局为:药品、耗材、器械、检查等各项加成利润+诊疗费用+医疗护理费用+政府财政投入(社会办医没有该部分费用,大学及企业、行业所属公立医院相对有较少的费用投入)。

医保支付方式深刻影响着医疗机构的绩效模式,在新的以总额包干+按人头付费+DRGs付费等模式下,医疗机构调整“多看病、重治疗、轻预防”,改变以看病多劳多得为特征的绩效管理,医生护士工作的薪酬也不依赖于“多看病”,而更多关注疾病救治本身。

目前各地的医改正在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取消医药养医、以耗养医,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执行医改政策,在衡量自身财政与医保筹资的前提条件下,总体都在降低药品、耗材、器械、检查的价格,增加医生、护理、中医、精神等专业的诊疗费用。药品、耗材、器械甚至检查逐步成为医疗机构的成本选项。

改革后,“健康”的钱怎么赚?

在改革未进行的地区,药品、耗材、器械、检查都是能够以差价形成利润的单元,很多企业依然在围绕医疗场景进行疾病周边产业运作。

在改革已经实现取消“医药养医”的地方,药品成为医院经营的成本选项,近几年,企业或以处方流转为机会,转移公立医院药品经营成本,依靠医保以及非医保药品处方实现利润转化,并以互联网医药以及中药药剂服务的方式实现物联网医药服务,在支付中并不体现患者与相关第三方公司的实际资金往来。整个流程从药品采购、医院药房中转、医保资金结帐、用药指导与药品配送都可以做成物联网化。

随着试点的推广,医保的流速增快,负担加重,医生“一支笔”的处方数据成为滋生回扣的温床,多地的互联网+药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以主导药品上下游为核心竞争力的社会办医投资也已因早年的政策布局发生变化,导致药品利润受限,出现经营困难的现象。电商物流健康企业因为药品流通的全国布局,所以在营收上可以实现差异化经营,并在药事服务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实现了网上药店,短期利润依然充足,但是长期看,以医保作为支付方的国家集中采购,使得这一优势即将消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资本,产业,瞄准,医疗,医保,药品,机构,利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