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加成”后,公立医院如何调整运营管理?
2019年12月底,我国多省发布了关于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公立医疗机构正在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同步执行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这意味着,之前在部分地区试点的耗材零加成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铺开。
事实上,这一举措是继2017年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之后推出的又一项公立医院惠民举措,是公立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再次迈出关键一步,旨在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医用耗材在医院很常见,小到输液器、止血纱布,大到人工关节、心脏支架等,都属于医用耗材。零加成以前,医疗机构使用耗材可以有5%或10%的加成。而从现在开始,医院不加成,确实可以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但是,医用耗材的零加成的全面实施也势必会对一些曾经以药品、耗材利润为重要利润点的医院运营造成一定的困难,与“药品零加成”一样, “耗材零加成”也将直接影响医院收入,很多医院或将加速陷入政策性亏损。
面对医改的大环境,医疗机构由零加成导致的政策性亏损会给医院造成怎样的影响,医院又该如何在利润压缩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运营管理来解决面临的困境内呢?
零加成易让医院经费进一步捉襟见肘
零加成对曾经严重依赖药品耗材加成的医院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取消加成后,势必会对公立医院收入造成影响,虽说政府会有一定的补偿性措施,但是不同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状况不同,致使地方政府的拨付能力不均衡,可能存在地方财政的补偿无法顺利实施。
另外,政府补助有一定比例,并不是完全补偿因加成取消导致的亏损,医院仍需要自行消化解决相当比例的亏损,再加上部分补助到位可能不及时,因此一些地区的公立医院也是叫苦不迭。而且,目前多数公立医院为了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或学科实力,通常的做法是通过使用高值耗材、采购大型医疗设备来提升医院的整体品牌形象。
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医用耗材加成的取消势必使医院的经费进一步捉襟见肘,这样造成的后果也会一定程度上制约医院的整体发展。
医院如何做到开源节流?
基于国家医改政策要求导向下,医院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管理,做到开源节流,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效率。从耗材在医院管理方面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