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给生命终末期病人一张病床?
看破:医生变“替罪羔羊”谁之过?
11月8日,一名89岁老人因急性脑卒中入院,急性期过后,又因肺炎等并发症多次陷入病危。在这短短四十多天内,处于半昏迷期的她,插着胃管,被一次次抬上担架,辗转进出广州的四家医院。而之前的三家医院,除了一家二级医院因医疗水平所限,对并发症束手无策外,其它两家三甲医院,在住院住到一定时期,病人尚未完全恢复时,医生就面露难色地让患者转院。
广州某三甲医院一位脑外科主任直言,虽然在实施DRG支付的制度下,医院不会发生因费用控制而推诿病人的情况。但在广州各家医院尚在摸索新规则的情况下,到了年底时分,医院、医生对接收住院病人慎之又慎。
点评:长久以来,病人偶尔能感受到医院喜欢选择住院患者。当各个医院都在追求病人“住院收入越高越好,住院时间越短越好”的时候,等待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的时常是无情的推诿。
在应对上级单位的绩效考核时,医院毫无疑问需要用内部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去契合考核所要求的内容。上面这条新闻恰恰折射出一个问题:无论是医保控费还是医院管理,面对活生生的生命时,都不该只做到“一刀切”。医生很无奈,如果在诊疗过程中不得不违背学医初衷,甚至成了“替罪羔羊”,那么,这一切都是谁之过呢?
看好:二级医院转型迫在眉睫!
12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增加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医疗机构增加老年护理服务供给等五部分重点工作任务,并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订辖区加快发展老年护理服务的工作方案。
《通知》提到要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向护理院、康复医院转型。除此之外,在国家大力推广分级诊疗的的基础上,《通知》中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三级医院积极参与养老服务,鼓励二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设立家庭病床、日间护理中心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