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张衍教授:靶向治疗让肺癌患者享受精准医疗时代更大红利!

原创 2019-12-20 14:03 张衍 / 健康界

靶向时代,肺癌个体化治疗迎来变革。

“如今,癌症治疗已经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衍教授介绍,2015年奥巴马提出在美国启动精准医学计划,向着治愈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目标迈进。

张衍教授

01.靶向时代:肺癌个体化治疗迎来变革

“所谓精准医学,不但要根据传统的症状和体征对疾病进行分类,还要根据疾病的分子基础来进行分类,并在分子层面,找到最适合的药物或治疗手段,实现个体化治疗。”

张衍教授指出,随着2001年“格列卫时代”到来,人类真正迎来了肿瘤靶向治疗。

格列卫正是引发公众热议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

拉多娜·洛波莎是第一位被格列卫治愈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背后,“神药”格列卫针对的是白血病特有的BCR-ABL融合突变基因,单凭这个药物就极大提升慢粒白血病患者存活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评价这一突破性进展:“这代表了抗癌药物的未来发展潮流。人类迎来了癌症的靶向治疗。”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越来越多的癌基因被发现,EGFR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肺癌靶点。

”张珩教授介绍,2009年可谓是肺癌靶向治疗元年,IPASS研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首次通过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奠定了吉非替尼在EGFR突变肺癌患者一线治疗中的地位,它开启了人类抗癌治疗的新篇章,也拉开了肿瘤精准靶向治疗尤其是肺癌靶向治疗的序幕。

从2009年发现第一个肺癌治疗靶点EGFR,而第二个肺癌靶点——ALK基因从发现到药物上市用时很短。

“PROFILE 1014”研究旨在探讨克唑替尼对比化疗用于一线治疗的疗效,研究显示ALK基因靶向药物——克唑替尼PFS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优于化疗。

02.靶向治疗的机制

EGFR是肺癌中最常见的致病驱动基因。

EGFR激酶区活化突变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最重要的疗效预测因子,常见突变位点发生在18~21号外显子上,其中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45%)和21号外显子的L858R点突变(45%)是最常见的EGFR突变亚型,占所有突变的90%,称为EGFR基因的敏感突变。

EGFR-TKI是一种小分子EGFR抑制剂,它们通过与ATP或底物竞争性结合胞外的配体结合位点,阻断EGFR分子内酪氨酸激酶的自身磷酸化及酪氨酸激酶活化,抑制EGFR激活,阻止下游信号转导,从而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加速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抑制侵润和转移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研究显示,T790M的突变是EGFR-TKI继发性耐药最主要的因素。

随着EGFR-TKI耐药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多种抗EGFR-TKI耐药的药物逐渐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显示出显著的效果。

不仅如此,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转换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也在进行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

总体而言,随着靶向药物开发越来越成熟,有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趋势。

03.二代测序推动肺癌靶向治疗发展

张衍教授指出,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发现靶点并指导精准靶向治疗。

如今,二代测序(NGS)能够一次对几十万条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是一种通过捕捉新合成的末端标记来确定DNA序列的一种边合成边测序的检测技术。

“NGS技术将是临床应用的大趋势。”张教授指出,与一代测序Sanger技术相比,二代测序能够同时对数百个基因进行深入、细致和全貌的分析,包括单碱基突变(SNV)、拷贝数变异(CNV)、小片段插入或缺失、染色体结构变异(SV)等,所以又被称为深度测序。

NGS优势:高通量、知丰度、明亚型、利求索。

目前,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都批准了基于NGS技术的肿瘤相关的二代检测试剂盒,能够全方位的给肿瘤患者提供靶向药物疗效、化疗药物疗效、临床在研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疗效以及预后等相关信息,给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测序成本的不断下跌,癌症全基因组测序研究成果得以不断积累。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累计发现了1000多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

其中很多靶点已经有对应的靶向治疗药物。

肺癌患者将享受到精准医疗时代更大的红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红利,肺癌,张衍,靶向治疗,药物,EGFR,基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