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吞咽困难一年,以为得了癌——好医生用“心”查出真凶

原创 2019-12-09 18:21 高杨 / 健康界

简单说,贲门失弛缓症就是食管和胃的连接处的开关(贲门下端括约肌)失灵,吃饭时候该开口,却没有开……

一、吞咽困难一年,吓坏70岁老太太

11月的最后一天,最后的一个病人,是个70岁老太太,身体还算硬朗,略显消瘦,也没有其他不适,就是吞咽困难1年多了。

据她自诉,一年多来,吃饭、喝水都感觉咽不下去,有时候早上好容易吃下一点饭,下午还会吐出来,而且还时不时地疼痛,很担心是得了“倒食病”(民间对贲门癌的称呼)。

这一年多来,她可谓遍求名医,在多家医院做过多次胃镜,要么说是胃炎,要么说是反流性食管炎,断断续续按照胃炎和食管炎治疗,药倒是吃了一篓子,就是不见好转。

听完她的诉说,我想,不会是占位性疾病吧?

但是,如果是的话,那么多次胃镜难道看不出来吗?

那会不会是从早期食管癌演变成进展期食管癌了呢?

这也说不通,因为老太太这个症状已经存在了一年多了,也就是说在第一次胃镜时候就已经有了。

那会是什么病呢?难道是……

好吧,还是先检查吧。

二、胃镜检查“没毛病”

在我思忖着的时候,麻醉老师已经准备妥帖了。

于是我熟练轻柔地将镜子进入食管,就看到食管腔内有食物潴留:下图

而且,有明显的食管扩张。

会不会是贲门病变?

可是,仔细观察贲门部和食管黏膜,并未见明显异常,对于一个70岁老人来说,大体上还算可以。

但是,我注意到,当胃镜从食管进入贲门的时候,胃镜通过感到明显的进镜阻力感。

胃底也未见异常。

但是可以看见贲门紧紧地包绕着镜身。

这会是个什么病呢?此时,结果已经了然于胸了。

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

三、梁氏逻辑思维——用“心”观察

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梁宝松老师是国内著名的消化病专家,我曾经有幸跟随他学习内镜。

他说:做胃肠镜检查的最高境界是用“心”做检查,而不仅仅是技术!

比如主要症状是吞咽困难需要考虑:

食管腔内因素,比如异物;壁的因素,包括黏膜的癌症,黏膜下的良性肿瘤,肌肉的因素,管壁的瘢痕狭窄;

壁外的因素,也就是食管外的肺,支气管,纵膈等病变压迫食管。弄清楚这些问题,除了胃镜,透视,CT等检查,还需要详细询问是害怕吃饭?还是咽下困难;是吃硬东西咽下困难?还是喝汤水困难;是咽下困难?还是呛咳;是突然发生的?还是逐渐加重的;是间断发生的还是进行性加重的。进行性加重多数为食管贲门癌,需要胃镜确诊,呛咳,多数由于中枢神经问题引起,需要检查颅脑磁共振或者螺旋CT,持续吞咽困难,多数是良性肿瘤压迫或者瘢痕狭窄,而间断长期吞咽困难,多数是贲门失弛缓症。

通过这个病例,按照“梁氏逻辑思维”分析:

1、胃、食管粘膜基本正常,可以排除占位可能;

2、食管腔扩张却非常明显;

3、胃镜从食管进入贲门,有明显阻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真凶,吞咽,好医生,食管,胃镜,贲门失弛缓症,括约肌,食物
VI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