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告丨频繁并购整合,剑指千亿市场,谁才是眼科最大玩家?
随着鱼跃医疗再次扩大其眼科领域版图,国内眼科市场又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10月31日,鱼跃医疗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3742.23万元收购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5.95%的股份。
此次鱼跃医疗对六六视觉的收购,主要就是为了丰富其在眼科器械细分领域的产品品类。一方面,六六视觉具有较强的品牌和技术积淀;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各种慢性疾病人群年轻化带来衍生影响,眼科疾病发病率和诊疗需求逐年上升,市场对眼科医疗器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相关业务领域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爱尔眼科(300015)也重举并购“大旗”,接连收购了万州爱瑞阳光眼科医院、开州爱瑞阳光眼科医院在内的30家眼科医院。
有研报指出,伴随着眼病发病率提升、患者自我诊疗意识提升、消费升级、高端技术更新换代,预计2019年眼科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而爱尔眼科(300015)、希玛眼科(03309)等企业目前都紧盯着这块超级蛋糕。
上游需求量大 下游整合速度加快
目前,全球眼科市场主要分为眼病诊疗、激光近视手术和医学检光三大部分。
眼病诊疗——主要针对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斜弱视等疾病,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和手术。这一部分市场空间大、增长快。
激光近视手术——既包括经典的准分子激光手术(LASIK),也包括近几年兴起的飞秒激光和全飞秒激光手术。飞秒快速兴起,逐渐替代LASIK,市场开始爆发。
医学视光——是相对普通验光而言的;普通验光是指在一般眼镜店的配镜验光,而医学验光是综合各种情况得出的科学的验光处方。未来医学验光配镜有望成为市场主流。
在眼科行业全产业链方面,上游市场主要包括眼科器械、耗材、眼科药物、视力保健等;下游市场主要包括眼科医院,一类是综合医院的眼科科室,另一类则是眼科专科医院。而目前,全球眼科产业链上游市场均被大型跨国企业垄断。
以2014年的销售额排名为例,全球眼科器械市场份额前三名依次为爱尔康(41亿美元)、雅培(12亿美元)和蔡司(8亿美元);眼科药物市场份额前三名则为爱尔康(42亿美元)、艾尔建(33亿美元)和诺华(25亿美元)。另外,在视力保健领域强生、爱尔康等企业销售额居前。
在眼科器械、耗材领域,国产品牌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在多个细分领域本土产品尚未实现突破,另一方面,已上市的国产眼科器械和耗材与进口产品在技术和质量水平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眼病诊疗领域目前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眼科药物和眼科器械、耗材市场空间巨大。
从全球市场来看,眼科领域的治疗性药物较为缺乏。原因主要是:
(1)眼科器械发挥关键作用;
(2)大部分疾病难以通过药物治愈,药物只能延缓疾病进程;
(3)眼科药物研发技术难度大,壁垒高;
(4)眼科药物学术推广成本高。
而眼科医疗对设备耗材的依赖性奠定了它们在眼科市场的重要地位,虽然目前国内的眼科上游市场主要被进口产品所瓜分,但未来国产品牌的进口替代潜力巨大。
而在下游市场,公立医院在医生和患者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国内眼科市场的主力,综合医院眼科门诊在眼科医疗整体门急诊人次数中的占比预测在80%以上。
但随着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眼科专科医院数量增长迅速,在眼科医疗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眼科市场规模将达千亿
我国眼科医疗市场需求空间巨大。从眼科患病率来看,现代社会学习、工作、娱乐用眼强度大幅增加,导致各种眼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视人群高发化、低龄化。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23,086万人,相当于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预计到2021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再增加约30%,或达近1.94亿人。
受多重因素尤其在需求增加和消费升级的共同作用下,眼科诊疗市场容量或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眼科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预计至2021年该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有望维持在13.90%。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在眼科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眼科疾病门诊及住院患者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具体来看,我国眼科疾病门诊患者数量已从2012 年的 8,740万人攀升至 2016 年的 10,940 万人,复合年增长率为 5.8%。预计该人数于2021 年将达 14,000 万人,即 2016-2021 年间的复合增长率为 5.1%。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