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基于多蛋白复合物的癌症精准治疗范式,有望攻克一半以上的肿瘤
近日,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建立了针对多蛋白复合物(epichaperome)治疗癌症的精准医学方法,并发表于《Cancer Cell》期刊上。研究人员利用靶向epichaperome药物PU-H71的同位素实时成像,从单个病灶水平定量评估并优化了药物剂量,为靶向蛋白互作网络的精准医学提供了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范式。
细胞中一些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在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比如伴侣蛋白组(chaperome),它是一个多种蛋白组成的蛋白家族,包含有分子伴侣(chaperone)、辅助伴侣、折叠酶等。
多蛋白复合物(epichaperome),是伴侣蛋白组(chaperome)在应激状态下形成的紧密且稳定的蛋白复合物,最初由该团队于2016年发现并命名。
细胞中的一些蛋白如HSP90、HSP70、sHSPs、HSP60等可形成相互作用网络,从而发挥重要的功能。正常细胞中这种蛋白互作网络处于一种动态的状态,即它们形成的复合物是瞬时的,网络中大多蛋白依然是一个单独的功能单位,或以小的复合体形式存在。在50%以上的肿瘤中,以HSP90和HSC70为核心的蛋白作用网络不再处于动态状态,相反,HSP90、HSP70与sHSPs、HSP60、AHA1、CDC37等数十种蛋白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多蛋白复合物(epichaperome)。由于没有了空间距离的限制,该复合物中的蛋白互作或许更加高效,进而帮助肿瘤细胞应对各种应激环境,促进肿瘤细胞的生存。
伴侣蛋白组(chaperome) 在应激状态下(比如转录激活因子MYC)形成多蛋白复合(epichaperome),并且epichaperome抑制剂可导致其死亡。
根据细胞中是否存在epichaperome,研究人员将肿瘤分为两类,即epichaperome阳性肿瘤(I型)、epichaperome阴性肿瘤(II型),而正常组织中则几乎不表达epichaperome。
前期研究已经发现, HSP90抑制剂PU-H71对I型的阳性肿瘤杀伤效果更强,对II型的阴性肿瘤则几乎没有效果。研究人员认为I型肿瘤中以HSP90和HSC70为核心的蛋白作用网络联系更紧密,如同多米诺骨牌,当其中一个核心环节断裂,会导致整个网络的崩塌。
I型肿瘤、II型肿瘤以及正常组织中蛋白互作网络示意图,epichaperome抑制剂PU-H71可在I型肿瘤中特异性富集(K0ff slow),在II型肿瘤和正常组织中则不会富集(K0ff fast)。
在50-70%的肿瘤中已经检测到epichaperome的表达,而且与肿瘤类型无关,即与肿瘤发生部位、基因突变等无关。因此,建立基于epichaperome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该团队又通过PU-H71的同位素实时成像,从单个病灶水平定量评估并优化了药物剂量,为靶向epichaperome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范式。
由于epichaperome与HSP90和HSC70的基因表达水平无关,而且以HSP90和HSC70为核心的蛋白作用网络只占癌细胞chaperome的一小部分。为了对epichaperome进行检测,研究人员采用了同位素标记的PU-H71探针。该探针可定量检测epichaperome阳性的肿瘤,而且可以区分epichaperome和其它的chaperome。
首先,研究人员开展了体内和体外实验和临床试验,以探索了肿瘤中PU-H71浓度(Tumor PK)与药物效果(Tumor PD)的关系,从而确定最优的药物剂量。
LC-MS/MS检测癌症患者肿瘤和血浆中PU-H71浓度。(A)实验方案。(B)不同剂量24h后患者肿瘤和血浆中PU-H71浓度。(C)不同剂量患者血浆中PU-H71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D)不同剂量患者血浆PU-H71的AUC值。
虽然对肿瘤中药物浓度的静态检测有助于确定最优的药物剂量,但不能确定药物的使用间隔,而且从患者体内重复取样是不可行的。因此,研究人员采用了PU-PET技术,即同位素标记的PU-H71探针。并在小鼠的MDA-MB-468 CDX肿瘤模型以及临床上进行实时Tumor PK检测。
PU-PET可在单病灶水平实时检测PU-H71在Epichaperome阳性肿瘤中的动力学曲线。(A)小鼠MDA-MIB-468肿瘤模型实验。(B) PU-PET的临床试验方案流程。(C-E)具有代表性的乳腺癌患者PET图像。C为淋巴结,D为胸膜疾病,E为实体肿瘤。(F) 晚期癌症患者PU-H71的Tumor PK变化曲线。(G)肌肉组织、阴性肿瘤、阳性肿瘤的PU-PE图像信号强度。
PU-PET提供了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实时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换算成肿瘤内实时的PU-H71浓度。因此,PU-H71 PET可非侵入性的实时定量检测体内PU-H71浓度。在随后开展的临床研究中 ,研究人员证实了PU-PET可用来换算成PU-H71浓度。
PU-PET定量检测PU-H71 Tumor PK。(A) 用PU-H71 Tumor PK来转换为浓度的实验方案设计。(B)肿瘤PU-H71放射性的时间变化曲线。(C)经公式换算后的肿瘤PU-H71浓度时间变化曲线。
由于PU-H71在表达epichaperome的肿瘤中可特异性富集,PU-PET方法可同时提供肿瘤中PU-H71的实时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因此,研究人员认为,PU-PET或许可辅助提供个体化的药物剂量方案。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经过实验验证,该模型可模拟不同剂量条件下药物稳态峰值。
PU-PET检测产生的数据可评估最优剂量、给药方案以及有效性。
目前,多个不同适应症的PU-H71的临床试验已经开展,该平台通过PU-H71与PET技术的结合,为靶向epichaperome的治疗提供了使用剂量和治疗方案等数据。同时也为epichaperome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基本范式。
重要的是,该研究为一些靶向epichaperome的癌症精准医疗场景提供了可能,比如实时检测患者单个肿瘤水平的epichaperome变化,以及定量检测患者单个肿瘤水平的药物变化水平。
参考文献:
1.Chaperome heterogene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study and treatment. 2019. Cancer Cell.
2.The epichaperome the power of many as the power of one. 2016.Oncoscience.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