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拯救患罕见病的小女孩 医生研发了一种专属于她的药物
随着医学的发展,个性化医学(personalized medicine)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有人把这种个性化发挥到了极致——为拯救身患罕见病的小女孩,研究者研发了一种专属于她的药物。
这位小患者名叫Mila Makovec,和妈妈Julia Vitarello在科罗拉多州朗蒙特居住。
Mila和母亲(图片来源:Mila’s Miracle Foundation)
3岁之前,Mila是一个活泼、健谈、人见人爱的小女孩,3岁之后逐渐无法站立,无法自己抬头,失明,需要通过导管获取食物,甚至每天会有30多次癫痫发作,每次时长1~2分钟。
2016年12月,Vitarello得知Mila患有贝敦氏症(Batten’s disease),这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此前并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Mila的情况非常复杂。贝敦氏症是隐性的,患有此病的人一定是遗传了MFSD8基因的两种突变。Mila只有一组基因发生了突变,另一组基因看起来是正常的,理论上来讲是可以避免这种疾病的。
2017年3月,波士顿儿童医院的Timothy Yu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虽然Mila另一组基因没有突变,但是一个外部DNA的片段打乱了一种重要蛋白质的合成。
Timothy Yu在学术会议上分享Mila的治疗案例(图片来源:Timothy Yu实验室官网)
Yu冒出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定制一段RNA来消除外部DNA的影响?
研发这样一种药会非常昂贵,但他们没有别的办法。
当时,Mila的母亲Vitarello已经在众筹平台GoFoundMe上设立了Mila’s Miracle Foundation并开始募集资金,最后募集到了300万美元用于研究。
Mila’s Miracle Foundation官网(图片来源:Mila’s Miracle Foundation)
Yu的团队全程监控了药品的整个研发过程,并在啮齿动物中进行了试验,还向FDA提出了申请。
2018年1月,FDA允许将该药物用于Mila。他们以患者的名字将该药物命名为“Milasen”
2018年1月31日,Mila第一次用药。
该药物需要注射到脑脊液中,进入她的大脑。值得庆幸的是,用药不到一个月,Vitarello就看到了变化——癫痫的次数减少了,持续时间也缩短了。
持续治疗之后,Mila每天的癫痫发作可降低到6次以内,有时甚至可以一整天都不发作,并且每次不到1分钟。
现在,Mila几乎不再需要导管了,可以吃一些打成泥的食物。虽仍然需要帮助才能站起来,但是站直之后她的头和背是笔直的。
图片来源:Mila’s Miracle Foundation
10月9日,研究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报告了这一治疗案例。
Milasen是首款只为一名患者定制的药物(虽然CAR-T疗法也是个性化治疗,但并不是药品),但这种做法未来是否可行,Yu和他的同事认为,并不明朗。
美国罕见病组织(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副总裁Rachel Sher介绍,世界上有7000多种罕见疾病,超过90%没有FDA批准的治疗方法。单单在美国就有成千上万个“Mila”,但根本没有足够的研究人员来为他们一一设计、开发个性化药物。
退一万步讲,就算有足够的科研人员这么做,那谁出钱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伦理和健康政策教授Steven Joffe的答案是:肯定不是政府,不是药企,更不会是保险公司。“只能是患者家属,虽然这很难接受,但这就是事实。”
这意味着,只有非常非常有钱,或有能力募集大量资金,或有基金会支持的人,才能支付得起定制药品。
Mila的药品研发资金主要来自于她母亲经营的基金会,但是他们并没有透露具体金额。
Mila全家合影,Batten’s disease患者的兄弟姐妹患此病的几率是25%(图片来源:Mila’s Miracle Foundation)
此外,定制药物也是FDA之前没有涉足的领域。在与Yu的论文一同发表的评论中,FDA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主任Janet Woodcock提出了一个难题: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才能让一个人使用一种新药?即便是快速恶化、致命的疾病,会造成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药物也是不允许使用的,那么新药物的使用至少要达到哪些安全标准?定制药物的功效如何来评估?
Mila的案例让让很多人萌生了希望,Brad Margus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A-T(共济失调毛血管扩张)儿童项目的创始人,A-T也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不仅会损害免疫系统,还会减缓智力发育。Margus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患有A-T,他希望Yu医生为另一位患有A-T的2岁女孩开发一款定制药物,并表示他的基金会愿意出资资助,哪怕这款药物只适用于一名患者。
图片来源:Mila’s Miracle Foundation
Vitarello说,Milasen并不能治愈Mila。到现在,Mila仍是一名严重残疾的儿童。但Vitarello表示: “Mila第一次接受治疗时是7岁,如果下一个Mila能在4、5岁时接受治疗呢?Milasen的研发打开了一扇大门,通向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
“作为一个母亲,我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Vitarello说,“我一只脚迈进了希望,一只脚仍在现实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