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行业红利已上线:首个省级电子处方平台出炉,哪些企业将会得益?

2019
09/18

+
分享
评论
苏浩 / 健康界
A-
A+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这片“蓝海”中,有哪些产业将被热捧?又有哪些企业将真正受益?

为破解破解“因药就医”难题,甘肃省出了一记“重拳”。

近日,甘肃省卫健委启动了“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此举打破了该省医疗机构独享的处方销售格局,同时也是国内首个省级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

由甘肃省卫健委牵头,联合专业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技术搭建企业共同建设,上述平台以患者为核心,联合公立医疗机构、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通过对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和药品销售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电子处方信息实时共享,促进“三医联动”。

甘肃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启用后,能够有效跟踪处方流转信息、开展药事服务监测,降低药占比,方便患者购药,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诊疗服务体系,提升居民健康服务获得感。

此次信息共享平台的启动,一方面为国内医疗信息化建设树立了标杆,另一方面也给非公医疗机构创造了机会。

互联网医疗的困境与出路

受制于国内医疗体系的复杂性和支付方式的单一,互联网医疗面临很大的发展困境。

除了一些拥有较好资源或已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公司,其他依靠资本在短期内堆砌出来的公司都面临较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国内始终是服务方强势,支付方弱势,一切按照服务方自身的需求来发展,而服务方更多是推动现行医疗体系内最能赚钱的部分来大规模发展,不能赚钱的则逐步弱化。

最大的支付方——医保,秉承着广覆盖低水平的原则,无法去覆盖更多有价值的医疗服务,只能覆盖问诊这一领域本身。而中国的问诊价格低,没有直接控费的动力。且医疗机构和医生并不是按照价值考核,除了科研他们也没有动力去提升病人的健康状况。这就导致服务方与互联网医疗的意愿完全不一致,也很难依靠服务方去推动自身的规模性发展。

支付方长期不赔付非诊疗环节,诊前和诊后一直是断开的,这导致医疗服务链条整体是断裂的。互联网医疗在问诊之外的服务根本不成气候,一个线下本身就不存在的服务去嫁接一个线上的服务,这从根本上就违背了常识。

在看到医疗在线上的困境之后,市场也曾尝试过互联网医院这一模式。按照互联网医院的逻辑,只要有一家线下的实体医院就能进行快速的扩张和复制,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但作为远程医疗在中国的变种,互联网医院无法背离远程医疗自身的特性,无论是针对大病的会诊还是针对慢病的复诊都只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

“线上慢病诊疗续方看起来很美,其实很‘坑’,如果不能医保覆盖,患者宁愿选择去实体医院或者药店买药,未来医保可以覆盖的话,这个场景才能真正做起来。” 金蝶医疗副总经理李朝明如是说。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表示,省二医院门诊30%的病人以慢病复诊开方为主,可以通过社区或线上医疗解决。但受制于医保政策,这部分病人仍集中在医院。“未来随着医保支付政策的落地,线上慢病复诊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不过目前对于如何收费,医院大多还在观望之中。”

因此,还继续存活的公司只能进入为当前医疗体系赋能或直接进入线下。

相比为体系赋能,互联网医疗更愿意讲线下的故事,因为前者很难支撑自身的估值,而互联网医疗进入线下无助于其自身业务的展开,因此众多互联网医疗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在医改日益由支付方来主导的情况下,为体系赋能是互联网医疗唯一能走通的道路。帮助现有体系去弥合断裂的链条,依靠支付方去重塑医疗服务流程,在一个公立主导的体系下,市场作为有效的补充还是能从中找到明确的机会。

“对于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说,政策利好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而平台未来的机会将是如何设计更符合政策体系的产品,嵌入医保支付的诊疗环节。” 春雨医生品牌和战略部总监谭万能认为,未来对于便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会进一步上升,而实体医院也会对互联网和服务运营有大量采购需求。

还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对于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公司与线下实体医院合作的互联网医院来说,医保属地化是未来或将面临的一大问题。“这些互联网医院的患者以异地为主,来自异地的患者问诊,费用由谁支付?如果都由互联网医院所在地医保支付,预计将难以为继。”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有广东、甘肃、四川、辽宁等15个省市明确提出了建立省级处方流转平台,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越来越明晰且具有落地性,互联网+医疗服务有望再获升级。

政策“加持”下企业受益或更大

2017-2018年以来医改政策密集发布,和医疗信息化相关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化系统建设、以控费为目的的医保控费系统建设、以互联网+医疗为重点的医疗信息化改进以及以医联体为载体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这些政策的不断落实将为医疗信息化建设带来新一轮的需求。

2019年8月30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

“指导意见首次对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的管理原则、准入项目等给出了明确的管理办法,这些都对行业起到积极作用。”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医保局首次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医保支付,且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公平的价格和支付政策,这将是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负责人说,“随着医疗、5G通信、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进步,‘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业态模式、规律特点等还可能会产生新的变化,医疗保障部门将持续跟踪行业发展,适时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红利,处方,电子,互联网,医疗,医保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